第六章:方孝孺(1 / 2)

作为此案的罪首,方孝孺享受最高级别的待遇,没有天牢可住,只能住防御级别最高的地牢。

王贵也是第一次来到地牢,没想到在地下面也有如此广阔的建筑。他在狱卒的带领下,竟然在地牢里走了好一会儿还没到关押方孝孺的牢房。

地牢非常空旷,但是不少的牢房里面也塞满了人。

狱卒看见王贵皱了皱鼻子,看他是位太监,这肯定是宫里来的贵人,不是他小小的一个狱卒能够得罪的。

他有点讨好地说:“我们这里好久没有办大案了,一时间人手调配不过来,味道有一点重,还请公公担待一点。”

“嗯,这里关了多少人?”

“大概有八千多人吧。”

“这么多?”

“算少的了。在老皇帝那时候,我们最多一次关进了两万人,那时候忙都忙不过来。”

他说的老皇帝应该就是朱元璋吧,王贵觉得自己回去要恶补一下历史知识,原来小贵子的记忆就如同一张白纸,弄得他现在像白痴。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先后掀起的两个大案,绵绵十数年。锦衣卫连带着它的诏狱成为了整个洪武朝最可怖的存在,现在又掀起了大狱,不知道这个诏狱里面要填多少冤魂。

狱卒终于将王贵引到了方孝孺的牢房前。方孝孺倒是独享了一个牢房,蜡烛一般粗细的铁棍做成了牢房的铁栅栏,就怕有电锯,可能也要好一段时间才能弄断吧。

方孝孺好像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灰白的须发打理得整整齐齐,一身青衣长袍,闭眼跪坐于牢狱间,显得干净磊落。这倒是一个出尘的人。

王贵这时候想是不是能够用那个望气术,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气运。他掐出法诀,一阵清凉灌入双目。

咦,望气术可以用了。难道打坐吐纳就是为了可以积聚能量,还是隔天时间到了就可以继续使用?

王贵还没有想太清楚,就被一阵耀眼的白光充斥双目,一股白气如同云雾一般盘踞在方孝孺的身边,照耀着阴暗的牢房,驱散着牢狱的邪祟。

这是读书人的浩然正气?

狱卒拿着铁棍敲了敲牢门,说:“方先生,天使来看你了。”

王贵给狱卒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出去,他可不想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的手里。

方孝孺睁开了眼睛,看着王贵:“燕王朱棣叫你来说服我投效吗?”

王贵心想我倒是想劝劝你投效皇帝,不要再死那么多人了,这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活着不好吗?

“圣上命我作为先生一案的协理,我也只是想见见先生。”

“先生可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先生,如果就这样死去,就如鸿毛一样轻。若先生投效新朝,必然获得重用,建立一番伟业,著书立传,可重于泰山。”

“公公可曾读过书?”

方孝孺面容温和,微微露出点笑意问道。

王贵以为这个男人会严声厉色斥责他,他方孝孺与燕逆不共戴天;会一口唾沫吐在地上让他滚,别脏了他方孝孺的耳朵。

却没想到他这么温和,问自己读没读过书。

王贵当然读过书,但大多数都还给了学校的老师,细究起来自己读的最多的还应该是小黄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