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29(1 / 2)

南方的天气像小孩子的脸,刚刚还晴空万里,一会就阴雨密布,转眼下起了细密的雨。

细雨中在微风地吹送下,斜斜地如织一张斜纹大网,雨雾中的一切都迷朦起来,路旁的树木是高大粗壮,微风所能吹拂的,只是它碧玉般的树叶.在细密的雨丝中,晃动地如小姑娘缓缓的舞步。

山菊随荷叶回到宿舍,中午时间几个室友正在休息.荷叶示意山菊身坐她床边,两人坐着,窃窃地说着私房话、开着的窗户飘进来一丝风的凉意,荷叶关了窗,房子立时稍显闷热。

下午,荷叶就去上工了,山菊一个人在厂子外的小路上散心。厂房连着厂房,不是那么整齐,高低起伏,形状无异。

小雨后的空气宜人,大树格外精神,像刚刚冲了个凉水澡。山菊顺手折了路边不知名的一朵小野花,拈在手里走走看看。也不知道家里现在怎样吴意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顺利留在荷叶的工厂。

幕色四合,山菊回到宿舍,荷叶还没有下班,听荷叶说她今天要加班,大要到夜里十二点左右

山菊在床边坐下来,其它几个人也都没下班,山菊坐了一会觉得无聊,又躺下了.躺下又觉得难受,又坐起来,反反复复折腾了好久,终于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山菊,起床了,快,好消息,组长昨晚悄悄告诉我你被录取了,李姐让你明天过去和新来的一起培训半个月。”

山菊忐忑的心,瞬间落下来,忽地又紧张下来,又强装镇静地迅速收拾床铺,梳洗完毕,和荷叶一起去找李姐了。十五天的培训很快结来了,山菊和一群工友被分配进各个厂房,开始了她们渴求的打工生涯。

雨芳受山菊拜托,每个周末都会来山菊家看看。给吴意收拾一下屋子,或者叫吴意去她家吃顿自己做的好饭

周天十点多,雨芳派儿子去叫吴意,结果等了半天也不见两孩子回来吃饭,雨芳只好自己骑了辆自行车去看看。

“爸,爸,你醒醒“刚到门口,雨芳就听见吴意带着哭腔的喊声,她放下自行车,两脚三步的就冲了进去。一股刺鼻的酒味直冲雨芳而来,只见福禄一滩烂泥一样躺在炕上,地上一顿呕吐物,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儿子站在炕边

看见雨芳,儿子退后一步站在离炕远点的地方,吴意抬起头,抹了一把泪,“姨,你看我爸,又喝成这样还把头磕一包。“

雨芳看风福禄干瘦的额头正中央鼓起一个圆溜溜的包,周边有点发青。雨芳示意儿子把呕吐物盖上。儿子虎子从院里找到一把铁锹,又从外面铲了一些松软的干土,回来散开盖住了那堆东西。

福禄醉意浓重,根本不管不顾吴意和雨芳贴在额上冰凉的毛巾,“好了,咱们过去吃饭,这一时半会也醒不了。“雨芳和两个孩子料理好福禄,就回家了。

立平一般是不在家吃饭的,他们给人盖房子,主家自然要管饭,立平现在已经自己承包盖房子的活了,手下也带一帮工匠,几年下来,生活已彻底改善,然而,过惯了苦日子穷惯了的他,却依然节省。

雨芳招呼两个孩子吃饭,一盘散发着浓郁香味的详草烧肉,一盘香喷喷的酸辣白菜,还有一盘粉条炒红萝卜丝,另外就是盘碗北方收村人喜欢吃的面辣子。

所谓面辣子其实就是过去人们生活清贫,冬天菜又少人们就用面和成稀糊,里面放入辣子面,椒盐等放在锅里蒸,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出锅,然后可以泡馍吃,也可以用馍蘸酱吃。

因为立平承包一些盖房子的活,家里已经在村里算得上小富了,饮食上自会丰盛了许多,然而,大家仍然喜欢吃面辣子,雨芳也就经常在蒸馍的时候顺带蒸上一碗。

两个孩子边吃边聊班上趣事,有时,逗得雨芳也跟着笑。一顿饭就在三个人的阵阵欢笑中结束了。吴意要帮雨芳收拾厨房,雨芳夹了两个馍,用干净的抹布包好,塞进吴意里说:赶果趁热拿回去,看你爸昨样,醒了就让吃饭,没醒就给放着。”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端午刚过,麦稍发黄。算时间也快割了,鸟一天到晚不知在什么地方啼叫,真的是只可闻其声,不见其鸟。滚滚的麦痕在微风中散发出麦子特有的清香。偶尔一株长出头的野草鹤立鸡群般突兀出来,然而这时,只要不是地里草太多,很少有人会费时费力去拔它反正马上收麦子,到时候连麦子就一起收了

俗语说,“麦熟一晌,早上看着还只是,麦稍有点发黄的麦子到了下午,就全身都金灿灿了,所以地里总不会缺人,总有些性急的一天跑两趟,就怕耽误了收麦子的好时机。

收割麦子基本是人工,偶尔有几家少劳力的就雇村里的四轮车收割,福禄破天荒的这几日清醒了许多,“一大早,竟然想起来去地里转,想起来去地里看看那即将收割的麦子。

夏日一清晨暑气就铺天盖地地笼罩下来,休息了一晚的布谷鸟声音更加清脆嘹亮,一大早就“布谷布谷”的叫着。福禄洗了一把脸,揉揉有点肿涨的眼睛,拖着一双半旧的凉鞋,准备去地里看看自家的麦子。之前有山菊操心家里,他从来不管这些事,现在山菊不在家,吴意去上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事要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