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旧事续上章(1 / 2)

两个姑娘在雨芳表姨父和雨芳父亲的陪同下,走了好几里山路才来到车站。这是一个小车站,周围只有几个小商店,车辆也不多,几个人先上了一辆小客车,又在十几里外的一个大站下车,上了一辆中巴车。

车上人没有坐满,山菊和雨芳挑了两个并排的空位坐下来,表姨夫和雨芳父亲坐在她们后面的位置上。

两个人一路上伸着脖子看着窗外,一会又窃窃地私语几句。连绵的山岭巨兽在窗外逶迤而过,忽高忽低,各种树本来不及看清就换做了下一道风景。

山路盘旋,不知道转了多少弯,她们终于又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遂道。两个女孩惊奇地看着这穿过大山肚子的路径,激动地推着彼此的手,“原来这就是遂道啊,竟然在山肚子里,这是怎么挖出来的呀?这可全是石头啊!”

后面的表姨夫见多识广地说:“那都机器钻,炸药炸的。”两个女孩盯着长长地隧道口惊讶地半天不说话。隧道灯幽幽地闪着不甚明亮的光,很快,前面出了隧道,天顿时又高远起来,山,又巍峨起来。“山菊山菊,快看快看那边山上用铁丝箍起来了。”

“那是怕山体滑坡,这里是出山必经之处,车多,山体要加固。”表姨夫很乐意为两个小姑娘解说。

烂漫的山花有时在窗外一晃而过,引得一车人不时侧了头去看。大概四五个小时的样子,窗外变得开阔起来,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金灿灿的在夕阳下排列开来,路边的树木士兵一样向快速向后退去。

车一路继续,两边的村庄多了起来,房屋成片地连接在一起。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路虽然是土路,可也是平整的,偶尔有个小坡,小坑,车便轻轻颠簸一下。跑不是待别宽,仅容两辆车擦身而过,但对山菊和雨芳来说,这己经是宽阔的路面啦!比起家里那只能步行的山路,这简真好太多了。

车终于到一个路口停下来,表姨父说:“到了到了,下车。”两个人跟着表姨父和雨芳父亲下了车。

山菊跟着雨芳,眼睛四处看,这里没有一座山,全是平平地房子和路面在一条线上。路两边是一排排店铺,有商店,有照像馆,有饭店,上面的招牌各种字迹,还有一个摆醪糟的搭着棚子在路边卖醪糟。

“来,咱们先喝碗鸡蛋醪糟。”

“老刘,又给做好事了,”卖醪糟的大娘热情招呼表姨夫,“啊,那可不,咱可是成人之美啊!”

几个人一人喝了一碗鸡蛋醪糟,热出一身汗,表姨夫和雨芳父亲抢着付了钱。

“可别小看这卖醪糟的,一年四季摆摊,养活了一家人呢!”表姨父颇为羡慕地说,两人又回头看了一眼,醪糟摊上又坐了两个顾客。

从路口醪糟摊向前走了二百多米远,拐了一个弯被姨父带进了一个院子。

“呀!这么快就回来了,姐姐可真给面子,还怕她不让来呢!”一个五十左右的妇女看见他们进来,对着表姨父说。

“哎,有你在这,她有啥不放心。”父亲呵呵笑着说。“也是,来来来,快洗洗,看这热的一身汗。”

“姨,这是我妈给你带的山木耳”雨芳赶紧递上去一个袋子。

“姨,这是粉条,我们自己做的,”山菊想起妈装好的粉条。哎呀,这么大老远的,快放下,拿这么多东西干啥,人来就行了。”

“姐夫,这个姑娘是咱亲戚吗?”

“那是我们邻居,你姐说俩娃关系好,让我带出来一起玩几天。”

“哎呀!那好啊,看这俩娃,长得倒像亲姐妹。”

“是啊,两个娃从小一块长大,整天红萝卜不摘把啊!“雨芳父亲呵呵笑着说道。

一行人洗漱休息,一夜无语。

雨芳和山菊兴奋了一路,第二天一下子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两个人不好意思地梳洗完要帮阿姨做饭,阿姨手脚麻利地已经开始炒菜了。

雨芳父亲和姨父在外面说话,山菊端了阿姨炒好的一个菜放到桌子上,外面隐隐传来姨父的声音:“今天刚好逢集带她们先去玩。”

吃过饭,姨父带着雨芳父亲,阿姨带着雨芳和山菊去赶集了。集市原来就在昨天下车的地方,很快就到了。

她们来得有些早了,许多小摊才开始搭架子,支蓬子。几条木凳子,架几块板,板子上一留排开一双双鞋子,这就是个鞋摊了。

有人支起一个一人多高的铁架子,铁架子上拉好几道高低不同的绳子,把各种花花绿绿,不同款式的男装女装分类拉上去,这就是服装摊子了。

有人拉了一口大锅,一个大案板,正在费力地把案板架在两个长条上,阿婕说那是个买油糕的摊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