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旧事(1 / 2)

“妈,你以前从来都不给我说这些,我只知道你每天上班辛苦,你也从来不愿意说自己的事情。”

“没什么可说的,说了只能让自己难受,还影响你成长。没有爸爸已经很可怜了,我们的命就像野草野花,自己好好生长就行了,有阳光雨露就拼命生长,没有就拼命想办法汲取!年轻时候我疯了一样想逃离那个贫穷的山村,谁知道却跳进了火坑。”

“妈,说说你小时候吧,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委屈自己。”

初春的寒气仍然有些浓烈,母女俩却似乎没感觉。山菊听到女儿的问话,站起来走出门。那些互相攀扯的野草们在阳光下轻轻抖动

“意意,你看看这些草。

“哦,许多都是小野菊啊,妈,院子从前种菊花吗?””是姥姥和姥爷栽在院子两边的,一行白菊,一行黄菊。爷爷说菊花可入药,可泡茶、清肝明目,而且,这山上的野菊药效比外面人工栽种的效果好很多呢!”

山菊的家乡,是秦岭山腰的一个小村子,这里落后闭塞,大山里一年年的山花孤寂地开,又沉默着凋零。山上,石块和土壤交错着占据大片地方,人们见缝插针地种庄稼。这里几行玉米,那里几株豆子,一年到头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高兴了让你收一点,不高兴了连种子都给没收了,小苗苗长不大就旱死了。

偶尔村里人也拿了山核桃出去卖,可是那个年月,谁会有闲钱,往往卖不了,嫌带回来麻烦,就送人了。

对外宣称旅游圣地的秦岭,五十年代还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大山更是山连山,岭接岭,一个山头往往就那么几户人家,对面山头说个话都听得见,走过去几个钟头还要看脚力好不好!

“山菊,过来喝热水吧!你们娘俩不冷吗?”邻居二婶在门口热情地喊着。

吴意看看山菊,山菊回身从房子里提起刚刚二婶带来的盒子,毛巾,吴意赶紧拿水壶杯子。两人在二婶招呼下进了二婶家。

这是一座不很新的老屋,但也是钢筋水泥的结构,比山菊家大不了多少,院子不大,却收拾地却颇为整洁。

院子两边种满了各种疏菜,上面为了防寒用塑料纸盖着,透过塑料纸,隐隐看出里面的蒜苗,绿意盈盈。几颗大白菜把塑料纸顶得像小帐蓬,菠菜苗已经有小耳朵大了。它们似乎透过塑料纸偷窥着这两个不孰悉地客人。

“奶奶,您这院子真好,自己种菜吃着放心。”“是呀是呀!闲得没事,这就是个方便。”“咦,奶奶,这些菊花也不用盖吗?真漂亮。”

说话间,几个人已进了屋子,屋子不大,靠墙一溜溜地摆着一盆盆菊花。花期已过,只剩叶子们互相簇拥着带给人一屋子绿意盎然。“奶奶,这花盆可够特别的。”

“哎呀,那就是顺手捡个啥能放进去花就行了。”

山菊和二婶并不奇怪,因为她们都是这么栽花的,空树根,纸盒,塑料盆,甚至随便一个塑料瓶子,装上些土,随手从外面挖一棵野菊放进去浇水就能活。

“我一天闲得没事,晒晒太阳,剩下的就是侍弄这些菜和花.”“雨芳怎么样,不常回来吧?”山菊从子己的情绪中挣脱出来,想起了和自己一起长大的雨芳。

“回来,一年回来一两次,要看小子,大都是暑期回来呆上一个月左右。”“雨芳真是有福气,都有孙子了,真替她高兴。”山菊的思绪又被拉回到童年,她和雨芳生日仅差两个月。

在山菊记忆中,两个人似乎就没有分开过,吃要搬个小板凳坐一起,写作业要面对面坐着,上学路上也要手拉手,晚上睡觉不到眼皮打架都不各自回家。

后来,两个人又一起上学了,那一年,山菊的父亲因为走山路不小心摔下山崖,村里仅有的十几户人家找了三天,才在一处崖口找到奄奄一息的父亲。

等山菊攀着山路回到家里,邻居们都已经在手忙脚乱地帮忙料理后事了,是雨芳抱着浑身面条一样瘫软的山菊,陪着她哭肿了眼睛。

山菊永远也忘不了父亲身上的伤,虽然母亲在乡亲们帮忙下已经把父亲身上的份口处理了,但那些份却永远留在山菊心里。从此,这座山村,山村里的路,这座大山,大山上每一块曾经让山菊喜爱的石块,花草,都让山菊莫名地生起一种恨意。恨那崎岖的山路,恨那山路上凸起的石块,更恨那一眼望不到底的山谷,不是他们,父亲能那么早离开自己吗?

她永远忘不了父亲蜡黄的脸,忘不了父亲脖子上已经流不出血的伤口。父亲没有留下一句话,就那样走了,那一年,山菊刚刚十二岁,马上小学毕业。

然后,山菊不再去学校了,老师和同学往返十几里山路也叫不回她,雨芳因为山菊弃学,也不去上学了。因为一个人的山路太长了。雨芳说要陪着山菊,任凭两家的大人如何劝说,两个铁了心的孩子也不去学校了,山菊感动地哭了。谁也没有觉得,辍学会影响自己以后的人生。她们的人生,没有人来规划,也没有人替她们思考,她们,连同大山里祖祖辈辈的人们,命运就像那一株株野菊,自生自灭。

“山菊,喝水,菊花泡的,记得你爱喝呢!”

纸杯里几棵野菊在热水的浸润下舒展着身姿,惺忪地像刚刚睡醒的婴儿,似乎刚刚做了一个美妙的梦。这梦里有淡淡的花香,有淡淡的药香,这花香和药香一下子在水里清醒过来,于是弥漫在水里,空气里,直钻进人的肺腑里,腹腔里。

山菊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菊花茶的清香一下子浸入肺腑,一杯茶下去,浑身的细胞都洋溢着暖暖的花香。

山菊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山坡上,初秋日的阳光下,小山菊和小雨芳戴着菊花花环,在漫山的菊花丛中蝴蝶样穿梭采摘野菊。几只不肯回巢的野蜂也在花丛里加班加点地采蜜。忽然,雨芳不见了,山菊大喊着,扯着嗓子在秋阳里叫,看到的却是父亲蜡黄的脸。

“雨芳和你不常联系吗?”

“哦,没有,我上班比较忙,估计她也挺忙的,还要带孩子。“

“也是也是,结婚了,就都忙了很多。”“妈,要不然,我现在也该有孩子!“吴意看到母亲神色恍惚的脸,赶紧打趣。

“山菊啊,你现在也挺好的,意意也结婚了,你真的可以考虑自己的事了。人总是要向前看。”

“可是谁知道向前会碰到什么?”山菊像是自语,又像是说给二婶和吴意,二婶并不知道两年前发生的事,

“二婶,我们该回去了,晚了山路吴意开车有点不熟练。”“哎,好好,那我给你带些咱山里特产,”二婶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几样山货,“菌子,菊花茶、肉干,都是自己晾晒的。

“二婶,我想拿两盆菊花。”

“行啊行啊,这咱多着呢!随便到山梁上转一圈就是。二婶挑了两盆枝干壮硕,叶子繁盛的菊花端着。

吴意手里提了几个塑料袋,山菊也拎着两袋子,几个人来到车门前。吴意打开后备箱,把东西仔细放好,又把一大盒点心拿出来塞进二婶怀里,二婶刚要推辞,山菊双手挡住。二婶红着眼眶对山菊说:“好孩子,要往前看,该走一步就要走。“

山菊笑了笑答应着,朴实的脸上是对生活的顺从和对命运的屈服。

母女二人出发,一路无语,山菊不敢说话,怕打扰女儿开车,思绪却像长了翅膀,飞回到了从前。

山菊父亲去世,剩下母女二人相依为命,靠着一点薄地维持生活。

每年春上,山菊和母亲就种植相应季的庄稼。一棵颗颗种子种下去,一天天等着它们生根发芽,盼着老天爷下雨浇灌。遇到大旱年,只有眼巴巴看着秧苗打着结在太阳下成了干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