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追读)第二十七章 刘禅的深谋27(1 / 2)

诸葛亮听着刘禅的问询,沉吟了一下,虽然出使东吴的人选,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名单。

不过,具体要派谁出使东吴心中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在诸葛亮犹豫间,刘禅轻轻地道:

“我听闻,邓芝此人很是不错。”

邓芝,字伯苗。义阳郡新野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

邓芝当然不错。在历史上,邓芝就是出使吴国,和吴国签订友好条约的使臣,并深为吴王孙权所赏识。

诸葛亮听着刘禅所说,点了点头:

“诚如陛下所言,出使江东,邓伯苗是一个适合的人选。”

马谡和杨仪并不知道刘禅曾经在未来留学,听到刘禅一口道出了适合出使吴国的人员,又是受到了诸葛亮的肯定,心中都不由的有些吃惊。

近些天来,刘禅有着无数奇思妙想,并且都被成功应用,已经让他们非常吃惊,难道说,刘禅同时还具有非常高明的识人之术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大汉再次复兴,指日可待啊!

刘禅说完他心目中适合出使东吴的人员,继续道:

“这次出使江东,朕期望能够达成几个目的:

首先,需要和东吴交好,给我们时间,南下平定蛮族的叛乱。”

刘禅缓缓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说到与孙权交好,换取南下平定蛮族的叛乱的时间时,心中有些鄙视。

南方叛乱的豪强们,都在名义上投降了孙权,可是孙权为了和蜀国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的背弃曾经投降孙权的臣子,就像当年孙权背弃盟约,攻打荆州一样。

这种事情,说不上善良或者邪恶,只不过在今后和孙权的交往之中,即使是签订盟约,也要时时警惕,防止孙权在背后捅刀子。

刘禅继续说道:

“为此,我们可以和孙权暂时搁置荆州的争执;

“并且承诺孙权,在北方曹魏攻打江东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北出兵,对曹魏进行征伐。”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听着刘禅开出的条件,点了点头。

荆州此地,现在实际上是在孙权掌握之中,即使不暂时搁置争议,也是无法攻打的;

北上伐曹,也是炎汉一直以来的国策和计划。

综合来看,这两条炎汉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牺牲。

杨仪听着刘禅所说,微微皱眉:

“江东局势错综复杂,臣曾经听闻,几大士族期望孙权称帝,但孙权借口若要和炎汉联盟,就无法称帝拖延时间。

“恐怕在这个时候,几大士族不会如此轻易地让孙权答应我们吧?”

刘禅听着杨仪所说,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也有所听闻。

如今天下三分,三足鼎立。

北方曹魏以汉帝禅让,登基称帝,国号大魏。

蜀中刘备以汉室贵胄,登基称帝,光复大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