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国本稳固与蚕丝告急!(2 / 2)

“威公,近秋收,‘红黑榜’的试行可曾见效?”

杨仪听着刘禅问道,连忙起身回答:

“自从陛下所说的‘红黑榜’试行以来,蜀中豪族们对炎汉政策的配合度,已经变得更高。

“许多过去瞒报的人口都主动进行登记。

“短短三个月,炎汉在册的人口,就已经增长了三成之多。”

刘禅听着杨仪的叙述,点了点头,蜀中豪族在“红黑榜”的激励与惩罚之下,主动登记瞒报的人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有了人口,便能征得上粮食;

征得上粮食,才能养得起脱产的军队。

果然,杨仪继续说道:

“炎汉今年秋收以来,征收的粮食相比去年,已经是多了将近两成。

“这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啊!”

杨仪讲述的时候,脸上激动的神色难以抑制。

刘禅点了点头,这个情况,在他预料之内,刘禅转头看向相父诸葛亮:

“相父,此事有何教导?”

诸葛亮听着刘禅问道,连忙回答:

“臣听闻古代的贤人曾经说过,治理国家,一定要赏罚分明。

“依照臣的见解,在实行‘红黑榜’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所有豪族,都能够在炎汉感受到身边的公平和正义。

“臣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炎汉朝野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诸葛亮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刘禅知道,这三个月,为了确保“红黑榜”赏罚公正,相父诸葛亮的头发都熬白了好几根。

刘禅听着相父所说,连忙点头表示认同,然后又补充道:

“除了相父和威公方才所说,我认为每一粒粮食,皆是农民辛苦种植。

“我们应当继承先帝的遗志,爱护百姓。

“若有豪族过分压榨农民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惩处,这才能显示炎汉的公平。”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听着刘禅所说,心中都是一震。

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来了先帝刘备的曾经的音容笑貌。今日的皇帝刘禅,真的是有继承先帝的仁慈和善良啊!

刘禅又问道:

“威公,近些天,蜀锦行业协会运行的如何?”

杨仪听着刘禅问道,继续回答:

“如今炎汉的蜀锦,已然远销江东和北方。

“三个月来,获得的收益,已经超过每年赋税的十分之一!

“陛下上次经筵之时,曾命我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对如今炎汉蜀锦织造行业进行梳理。

“臣发现……”

杨仪说到这里,有些犹豫。

刘禅直视杨仪,眼神里充满着鼓励:

“大胆说吧。”

“是,陛下。”

杨仪摇了摇牙,继续道,

“如今蜀锦发展,过于迅猛,作为原料的蚕丝已然不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