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速杀48(2 / 2)

他指着刘舆,大声斥责道,“臣请治罪刘舆!其狼子野心,居心叵测,欲陷太傅于险地!”

潘滔马上说道,“请罪可以,但不能以传闻请罪。而是言太傅掌理朝政,但失职不察,竟现周穆诸葛如此悖逆之徒。”

裴邈接着道,“邈以为,太傅可称病,然后上表,言失察之罪,请诛周穆诸葛二人。再以骨肉之亲,怜姑母老弱,废除夷三族法令,只追究二贼首之罪。”

刘舆见自己的话被逐一驳斥,紧皱眉,同时改变自己的建议,“宜速诛二人,不可交付朝廷。诸葛玫之兄为廷尉,恐欲救弟活命。”

“为防二人胡乱攀扯,请速杀!”

司马越闻言,面色闪过一丝后怕。也不等其他人什么反应,他马上再唤来卫士,让其追上前队,传达新的命令。

潘滔和裴邈本来有话要说,但见此,只能闭上嘴。

看到太傅这种反应,他们都已猜测到,传言中周穆诸葛玫劝太傅的事,怕是真有其事。

这种情况下,哪怕他们知道随意诛杀大族子弟,会带来很大的风波,但也没法再劝。

静默了一会儿。

“汝等说说,到底是谁?到底是谁传的!”

司马越咬牙切齿道。

“会不会是陛下?”

他再问到。

“不会!”等了一会儿,这次是潘滔先答。他断然道。

说完,他看了刘舆一眼,想看透这个盟友是怎么想的。若按照正常,刘舆应该立马就出言否认。

刘舆没跟他对视。他当然赞同潘滔,陛下暗中操作的可能性不大。

但他不想就这么快让太傅释怀。他想加大太傅和陛下之间的裂痕。

之前入宫的建议,太傅不纳,那就转变策略。

潘滔收回目光,继续道,“陛下不会如此不智,他若传出此事,目的何在?收益不大,风险滔天,何其不智!”

裴邈跟着点点头。他是河东裴氏,高门大族,也不希望太傅和陛下立马冲突,以致到不可收拾地步。

郭象也很赞同。

司马越问道,“庆孙?”

刘舆这才道,“陛下不会。但若是其下私自所为就很难说了。”

丢了这一个怀疑种子,他不等司马越细想,继续道,“不过,更大的可能是另有其人。”

司马越闻言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细细思索片刻,口中喃喃道,“会是谁?”

在他心中,他已经锁定了一些嫌疑人。

潘滔深深看了眼刘舆。他感觉到自己这个盟友似乎在尝试某些可怕的想法。自己是不是要离他远些?

众人都没在说什么。任司马越自己去想,这种猜测,已经没有必要。想知道,只能去查。但这种手笔,恐怕很难查到。

而且不管是谁做的,哪怕真是陛下出手,如今之计,也只能先蛰伏。吞下这个苦果。

最正确的态度,是想想后续怎么做。

这次风波,不会轻易过去。

司马炽在宫中焦急等待。

很快,缪播等人就回来,也带回了最新进展。

周穆和诸葛玫被太傅抓捕,已以谋逆罪诛杀!

周府、诸葛府被太傅府的卫士把守,不准出进。

很快,司马越的上表,也送到宫中。

表上,司马越自承失察之罪。因听闻此事,痛心疾首,情绪太过,病倒。同时,请陛下哀怜,废除夷三族法令,赦免周氏、诸葛氏其余人。

司马炽松了一口气。同意赦免,又签了同意废除法令,同时遣医官和送一些药材物品,去慰问司马越。

一场风波,就此消弭。

但带来的后遗症,却会持续。

司马炽有了预感,司马越怕是很快要出镇了!

司马越的快速反应已经说明,此事不是他自导自演。那背后就是其他人。

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那些想要更多权力的朝臣。

他们可能只是为了侵蚀权力。

但他们不知道后续。

司马炽知道。如果加上不久后的青州平乱失败,还有后续汲桑石勒再起,邺城被破等等,司马越的威望必然大失。

他在朝堂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用朝臣的规则手段跟朝臣斗,注定要被拿捏。

要盘活,最好的策略,就是出镇地方。然后率军平乱,再借平乱威势,重回朝堂。

那时就是真正的说一不二。今日这种传闻,也可以不是传闻,而成为事实。

其实司马越自赢得王乱后,就一直搞错了策略。

他最大的优势是掌握的武力,是洛阳以东的地方势力。但他却舍弃这些,而选择在朝堂与一群老狐狸斗智斗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