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地方49(1 / 2)

风波过后,朝堂陷入一阵诡异的安静。

但安静没有多久,到了二月初,一场疾风骤雨再次袭来。

朝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事动作。

河东郡人裴盾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同郡裴宪为豫州刺史;

太傅府左长史刘舆,被任命为东中郎将、假节,负责征讨江南陈敏。

冀州范阳人祖逖,被征召为中书侍郎;

黄门侍郎傅宣,补缺吏部郎,缪播补缺御史中丞。

中书侍郎爰俞,为侍中,散骑常侍庾珉,为侍中,卫尉荀组,为侍中。加上在职的侍中羊忱,四名侍中齐全。

尚书郎梁芬,升为卫尉,前尚书山简,复起为光禄勋,前尚书和郁,复起为太仆。

等等,不复详述。

掀起这场风波,打破安静的,自然是众人都在暗中窥视的,等待其下一步动作的,太傅司马越。

太傅称病数日后,终于好了。

其上表再次请罪和谢恩。顺便提出了一些人事建议。

共涉及三人。非朝堂位置,而是地方上。

首先是裴盾,为徐州刺史,然后是裴宪,为豫州刺史。

最后一人,却惊讶很多人。

刘舆出府,为东中郎将,更是使持节,负责征讨盘踞江南的贼寇陈敏。

太傅府三才,乃太傅左膀右臂,心腹之用,为众人皆知。

今一才出府,被委以剿灭江南逆贼。

这是何故?

还被越级赐予使持节之权。

使持节,是假节、持节、使持节这三持节中,权限最高。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以东中郎将的职掌,最多不过假节。

这是要斩杀谁?信不过谁?

征东大将军刘准,刚被平东将军周馥代替,但还在寿春未离开。

周馥都督扬州诸军事,最合适征讨江南的人选,不应该是他么?

此外还有扬州刺史刘机,镇守下邳的安东将军司马睿,都可以任用,何必遣用心腹,远去江南!

相比对刘舆出府的惊讶,对于二裴的任用,则让好多人眼红冒酸水。

裴盾乃太傅王妃的亲兄,其父为裴康。裴宪乃王妃堂兄,其父为裴楷。裴楷人称玉人,官至中书令,曾乃河东裴氏顶梁柱之一。

河东裴氏自最后一根顶梁柱裴頠倒塌之后,在朝堂就再无支撑,如今势力多发展在地方。这次再添二刺史,可谓门庭复起。

后者还可以说是父荫,而且裴宪本人名声也不错。

少年时,便以聪颖好学、折节交游闯出名声。后来又潜学玄儒二门,为名士所奇。名士谢鲲庾敳都赞过他,为他扬名。

官场履历也符合。历任东宫侍讲、黄门侍郎、吏部郎、侍中等清贵近臣显要职位。

但前者,实打实的裙带关系。其父裴康不过官至太子左卫率。裴盾自己更是籍籍无名。

有些说酸话的,背地里吐槽,这裴氏的新顶梁怕不是太傅吧?

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本该在朝堂沉寂的河东裴氏。

一般大族,也很难逃过两三代后便在朝堂式微的规律。

衡量标准,一般地方上以刺史及以上。朝堂上,便以尚书、侍中及以上。

然而河东裴氏,自后汉以来,昌盛至今。本以为其在裴頠死后,朝堂无支柱,地方上也无刺史大员,后续是要沉寂几代了。

但今日二裴上位,打破了很多人的阴暗想法。

这也刺激到了不少人,默默想着,是不是投靠太傅,搏一搏前程?

司马炽也在思索司马越这出招之中,暗含的意思。

他招来缪播,问道,“宣则,今日可有青州送来的文书?”

他怀疑青州的战局是不是已经出现新状况?

这导致司马越要巩固自己的地方势力。

缪播不久后从尚书省归来,答道,“青州尚未有文书送达。陛下是忧虑青州之乱?”

青州的事情,司马炽并没有跟缪播细谈过。

倒不是不信任他,而是司马炽认为要做到文武有别。这些时日的观察,缪播的能力,目前来看,以后中书监、令或者尚书令,都是可以出任。

而武事已经有缪胤参与,再让缪播参与过多,对他们也不好。

人心不能太过试探!

司马炽闻言,对司马越的怀疑,并没有放下。有司马略在,司马越提前得知青州消息,很正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