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永嘉31(1 / 2)

新的一年终于到来!

最终的年号,还是选择了“永嘉”。

朝臣们送上来的年号很多,最终重臣们经过议定,选定了六个,呈报给司马炽。

分别是:太兴、太宁、永昌、永嘉、咸和、咸康。

西晋,乃至后来的东晋,年号中多以太(或泰)、永、咸等开头。这也是仿照晋武帝司马炎年号的习惯。

司马炎受禅开国,第一个年号就是泰始,接着是咸宁和太康。渡江灭吴,统一全国,改元的太康,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个“太康之治”。

司马炽拿到呈报,第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永嘉”。看来,历史的惯性还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啊!

再看每个年号下面,都有一段小字,作为诠释。永嘉下面也有。

嘉,后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嘉,美也。《诗》中豳风东山篇又云: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又有五礼:吉、凶、宾、军、嘉也。

“就它罢!”

司马炽指着永嘉二字,拿笔在布帛上将其圈定下来。恐惧需要直面,而不是回避!

中书令华混接过布帛,应诺。

司马炽对他笑道,“朕听说,当年朕初生时,有嘉禾生于豫章郡之南昌。善望气者云,豫章有天子气。不意竟合于今日乎?”

这个坊间传闻,在他封为皇太弟后,便有了传播。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术士为了吸引目光骗人而编造。

今日这永嘉的年号,说不定就是有心人以此传闻,拿来讨好他。重臣们将其列入六个待选之中,估计也是存有类似心意。

只听华混答道,“陛下初封豫章王,今又有此嘉号。当乃天命!”

果不其然!

司马炽呵呵笑着,似乎对华混的回答很满意。

华混继续道,“礼记云:稻曰嘉蔬。书亦云: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异亩同颖,何也?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

说着,他俯首一拜,“今陛下登天子位,应嘉禾降世,天命所归,必将澄清宇内,使天下为之一新!”

司马炽闻言,哈哈一笑。不知道历史上,晋怀帝和华混是否有过此问答。若有,他二人在永嘉之乱时,又有没有想起这次对话?

正月初一,诏书下达,正式改元,年号永嘉。

时间于是终于迈进了永嘉年。

这一天没有朝政。但一大早,朝臣们就排成大长队,跟着御驾,前往洛阳城外南郊。

那里,是明堂所在!正对着整个城市的中轴线。

新年伊始,帝王朝臣前往明堂祭祀。

围观的百姓们也纷纷拥挤在街道两旁,从洛阳城内,一直延续到城外,直到明堂外围。

最吸引目光,令人惊奇的,不是朝臣队伍,而是护卫的一列列禁卫军。

军士并没有太多,司马炽只选用了五百人,但都是整合后选出的精壮骁勇。将军骑马披甲,兵士列队挥戈,每小队五十人,共十队。

皆列队缓行,昂首挺胸,踩着同幅度的步伐,视觉效果立马就显现出来。

百姓们只是看个热闹,但朝臣们却不时侧目,忍不住频频去看那些军士。除了王乱中,被军士劫掠,残留下来的恐惧记忆外,还有吃惊、诧异。

陛下竟已拉起这番队伍?这还是之前的二卫么?

司马炽对这效果也十分满意。这阵子,他花费无数钱粮为代价,拉拢养兵,终于在今日小小展示下肌肉。

进入永嘉年了,时不我待。

永嘉元年,平静的日子已没几天。年后,战事应该很快就会重新爆发。

历史上,司马越就是在元年,出走洛阳,去平定流民之乱。也是在这一年,邺城被攻破,司马腾被杀。

原本居庙堂之高的众人还看好的形势,徒然就翻转过来,让他们茫然失措。

也是在这一年,如司马睿王导这般人士,着手南渡。最终司马睿成功获得司马越许可,南镇建邺。

居帝位已经月余,司马炽也搞了不少小动作,一番操作下来,增加了些皇帝的话语权。接下来,就是继续加大动作。包括尝试最敏感的,掌握二卫以外的兵权力量。

随着朝堂上众大族官员上位,司马越的话语权虽然依旧稳定,但掣肘已经越来越多。

本来权力就是固定的,帝权式微,只分了一小点,司马越占大头。朝臣要说话,扩大自己的权力,肯定就要想办法蚕食司马越这大头的。

但期待两者发生剧烈冲突,应该不大可能,不过摩擦是避免不了的。

历史上,司马越出走洛阳,不能不说,没有晋怀帝和朝臣逼迫的功劳。

对于这个情况,司马炽心中其实有些纠结。他既十分想又有几分不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