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听政(2 / 2)

如今历史,我已改变几何?

司马炽心中默默想到。

接着,司马炽提出要留众臣一起吃午饭。

众臣连忙婉拒。如今宫中什么情况,他们还不清楚出吗?饭食哪比得上他们自家府上的?

啧啧……再看太傅那脸色,还是先跑罢!

见众人急忙告退,司马炽又开口将司马越留下。用温情话语,述了一会儿叔侄之情,继续联络联络感情。

最后见司马越真的情绪要憋不住了,才放他走。

直到东堂余他一人,司马炽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摸了摸后背,冷汗让冬衣都湿透。

别看他轻松,实则就是钢丝上跳舞。

但没办法,他现在毫无力量。只能用这顶皇冠,这个名分,一遍又一遍刷存在感。

但好在这次东堂小会,还有这几天的参政以及和朝臣的接触,也让他摸出一些猫腻。

司马越现在虽掌控朝政,但并不能权柄如一,如臂使指。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这些重臣的表现。

只要司马越不诉诸武力,任意杀戮,用暴力解决事情,那么在一番祥和气氛中,他就得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

这规矩,就是众臣的规矩!

然后,被朝堂背后,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所束缚。

哪怕他是皇帝,杀人太多,也要翻车。何况他不是皇帝,而且野心很明显。其“司马昭之心”,明眼人都在看着。

而且司马越出身疏宗,只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连司马懿这一脉都不是。

连之前篡位自立的赵王伦都不如,赵王好歹是司马懿幼子。

不满足于权臣,要篡位自立。那么,司马越就要有人为他摇旗呐喊。这些人,就是朝中那些重臣。

但这些重臣为什么投靠你?你能给予什么?

虽然司马越的威慑力足够,但他的出身名分还有声望,并不足以让世家大族信服。

真逼急了,大不了,就让家中小辈趟趟水,投机于你。

不行,就牺牲掉!

所以直到目前,真正倒向司马越的重臣、名臣和顶尖世家并不多。

司马炽已经发现了这点。

特别是,如颍川荀氏、平原华氏这样的老牌世家,且有重臣在朝的。如尚书右仆射荀藩、卫尉荀组两兄弟,尚书荀羽,中护军荀崧,侍中华混、大司农华荟、散骑常侍华恒三兄弟。

就连之前谈及的高光、高韬父子,一个是保皇派,一个已经暗戳戳要投机下注司马炽这边。

还有缪氏兄弟,也在舍弃司马越。

司马越现在的左膀右臂是尚书左仆射王衍,和中书监温羡。前者出琅琊王氏,后者是太原温氏。

琅琊王氏名头虽盛,但领头之一的王戎已于去年病逝。之二的王衍,其结亲贾氏,又离婚愍怀太子,如今的声名着实有点臭。

不过王氏有声名的子弟很多,只要司马越肯用,很快就能重聚威势。如王澄、王敦。另外,还有更年轻的王导、王旷、王廙等。

太原温氏的门名,在朝堂上还不算高。温羡的资历底蕴也有点差。

他之所以站队司马越其实有点戏剧性。

司马越败于司马颖后,逃回东海国。等司马颙战败司马颖,挟帝至长安后,司马越在东海国复起。

此时,范阳王司马虓和刘琨败退许昌,到了冀州。时任冀州刺史的温羡,很明智的将冀州让给范阳王。

范阳王是司马越的堂兄弟,支持司马越。

所以,温羡就此进入司马越的势力。

作为本阵中,少有能拿出手的,在朝政中资历还算老的,温羡被矮个儿中拔高个儿,被司马越提到中书监这种显要职位。

与王衍一起,成为司马越的左膀右臂。

如今,司马炽看到这样的机会,自然要把握。

世家大族,不可信,但到目前,他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