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听政(1 / 2)

太极殿,东堂。

司马炽端坐首座。从今日起,他真真正正成了晋怀帝司马炽。

朝会罢后,他着人将朝中重臣都请到此处。

准备给他们再单独开个早会。刷刷存在。

不只是之前尚书阁那些,还有列卿、诸将军等。

司马越坐在其左侧首座,其后是中书监温羡,再后尚书左仆射王衍等。

右侧首座,则安排了光禄大夫、侍中傅祗,次后是光禄大夫缪悦,光禄大夫刘蕃等。

王乱之后,朝政缺位极其严重。特别是最上面的公。

文官公,从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到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如今列席的,只有太傅司马越和寥寥几位光禄大夫。

武官公,大司马、大将军、太尉、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等,则无一人。

就连次一等的列卿,也不全。

一应权重者,在王乱中都遭到波及,多横死。

司马越掌握朝政已有数月,但不知是不是故意以位空悬邀买他人投靠,还是暂时还没有跟各大族谈判妥当,以致持续这个局面。

司马炽转眼看了下司马越。

司马越神态不太对,脸色僵硬,勉强含笑。

他还没从登基朝会中的恶心感回过神,又听说司马炽要东堂开会,心中更是愤懑。

小儿辈要夺权么!

司马炽很明智没再用话刺激他。他首先点了太常卿挚虞,让其汇报了下惠帝丧事进度。

司马衷的谥号已然定下,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武帝时,汲郡古墓中出了一批先秦古书,后世称为“汲冢书”。争议比较大的《竹书纪年》就在其中。

这批古书中,有一篇《逸周书》,中有《谥法解》,对各谥号做了解释。

惠,是一种褒谥。

但现实,谁都知道,这不算是。前面王朝比较知名的,如周惠王、卫惠公、晋惠公、秦惠文王、魏惠成王、汉惠帝等,后面王朝,还有著名的明惠帝。

这个谥号的君王,大多有逃亡、战乱、宗室争位等特点。

所以,明褒暗讽,从提出到确定,众大臣很快达成一致,都没意见。

对于司马衷四十八年的一生,惠字算是盖棺定论。

挚虞离席回禀道,“陛下,臣与诸博士、太史令等商议,腊月乙酉日,利动土利葬!此日,可作为惠帝葬日。”

司马炽算了下,腊月乙酉,就是腊月二十八。不由看了挚虞一眼。又看看诸大臣。都没提出异议。

总之,不能留着过年吧?

大家是不是都这想法?

司马衷的陵墓寝宫选在北邙山南麓,吉穴也已定名:太阳陵。

随后,挚虞将丧事细节做了汇报。由于司马衷的头七还没过,所以丧事的压力还在。

稍后,司马炽又点了几个部门,听取了相关的工作汇报。

时间慢慢流逝。

他只是听取,没有做评论建议,也没有发一声决策。

纵然如此,司马越脸色也越来越差,枯坐那里,面色沉得都要滴出水。

看到此景,司马炽心道:要适可而止了!以后慢慢来,没必要今日一次刺激过分。

等廷尉诸葛诠简略说了番刑法狱讼事情,司马炽觉得是时候停止此次东堂听政。

于是,最后出言道,“今日就到此为止罢!众卿从一早到现在,也辛苦了!”

“不参与丧礼事宜者,午后半日,众卿休沐!”

闻言,只见众人纷纷如释重负,应诺道,“谢陛下!”

“对了,尚有一事!”又听司马炽继续道,“明年的年号,还请诸公商议一下!”

是否还是永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