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明出题(1 / 2)

“不好意思啊,李,我还真不知道你是外地的呢。你说话就是市里口音,我以为你就是西城的呢。”

张建国有点儿不好意思的说。

“我是哪儿人,那话您都不应该说,再往下说下去就都没法干了。

您没看,多一半儿的人脸都绿了。

您都30多了。

这次调过来的这帮年轻小服务员,基本上都是外地人。

您还一直念叨着想找个漂亮媳妇儿。

刚才说那话基本上就凉一半儿。”

李鹿野和他们在后门聊天。

别的人也都埋怨起了张建国。

尤其是那帮老实的厨师。

户口问题这话直戳王天来的肺管子。

他们早就听说王天来申请过好几次京城户口了。

一直没通过。

看一帮人埋怨张建国。

李鹿野赶忙让这帮人打住。

事儿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意思说明白就得了。

而且张建国也并不是那种人。

话赶话到那里了,再说都是灶上的大厨,现在成了打荷的,搁谁也不高兴。

腰杆硬又不愿意服软。

都有编制。

王天来又不好开除。

他带过来的这帮厨子都还没转编制呢。

一帮人都回到了后厨氛围又有点儿诡异。

刚差点儿打起来,现在亲密无间也不现实。

十点多钟不上不下的时间。

虽然还没有到饭点,这时候就有顾客登门了。

现在科技发达了,点菜也方便了。

老字号还是老传统。

下单也分扫码和人工。

这种老店老顾客也多。

老年人不会用手机点单。

打印机咔哒哒的打出了需要做的菜品。

李鹿野看人们也不动,就这么尬着呆着。

直接就去杀鱼了。

第1桌顾客点了个麒麟育子。

他把活青鱼宰杀后去净鱼鳞,鱼鳃从鱼脊骨两侧切片,片下两侧鱼肉、鱼头和鱼的脊骨。

简单加工后放在一旁待用。

李鹿野这个领头的一干活,剩下这帮人也就动起来了。

一忙起来那种尴尬的氛围也就消失了。

就是有点儿不对付,谁也没多说什么。

前厅。

左经理有点头疼。

他也不知道把王天来请过来,是不是一招臭棋。

左经理能接班和李鹿野师父的支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按理说他应该投桃报李重用李鹿野。

可很多时候不能光讲人情世故。

李鹿野这人很传统。

愿意守着老手艺。

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你李鹿野不想上进,他想进步。

他还年轻,还想往上升一升。

降本增效就不得不提上日程。

店里的综合毛利率实在是太低了。

后厨这帮人工资本身就高。

一个个的后面都有师承。

师承还一个赛着一个牛。

店里的菜品表面上价格高,但是相对于食材来说一点儿也不高。

就拿猪肉来说。

之前供应的是热和乡下的几个农户,一斤猪肉算下来30多了。

硬五花把边角料剔除下去,算下来一斤的成本合算40多了。

现在换成冻品五花肉。

都是剃好的。

省了人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