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中间人67(1 / 1)

任何事情都需要媒介的作用,中间人也是一种媒介,或者叫居间人,还有不雅的称号曰拉皮条。

姬敬祖是升平署分院的院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德艺双馨。他的叔父和朱太爷的父亲是老相识,凭着这层关系,他是个可以接近朱太爷朱世群的人,同时,也成为了朱太爷和郑小妹相识相知之间的中间人。

中间人的境界有三重,上好的,中好的,糟糕的。上好的中间人善于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看世间草木万物的变动,察人间俗情的变化,善于从一个不起眼的信息背后,综合其他信息,分析出巨量资讯。比如秦诗皇的阿舅龙梦鳞,一年三百六十场酒,一套名片夹封顶五百张,他要有八本名片薄。他出入红尘,后面跟着的助理要捧着四千张名片随时伺候。随便要找一个人,助理马上要检索出欲寻某人信息,以求配对。

有一次,凤翔县未名湖边有铁围山,有一片京东路转运使仓储用地,因为京东路转运使和凤翔县在利益上有纠葛,凤翔县不想把这块地旁边的一百亩土地给京东仓做二期。龙梦鳞听到了这则消息,果断联系辛家坡的商人黎明,让他象捡漏一样买下了这一百亩土地,买价每亩十三万贯,龙从中每亩抽取茶水费五千贯,计得五十万贯。吏部尚书秦诗皇很是得意有这个小舅子,有了吏部尚书的信息和人脉,他们姑舅做事真是如鱼得水。

中好的中间人是辛勤操劳,勤于用事,勇于成功。姬敬祖属于这一类中间人。他很早能从朱太爷视察升平署分院后台的行动中,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他深知,体察世事一定要精准,努力在短暂的动态中寻味朱太爷细腻的情感,还要看他眼光关注的郑小妹的反映,小妹一有反映,朱太爷是什么反映,这来来去去比许不仙说的三次来来回回的“涵摄”要复杂的多,可能半分钟里有十五次来回。如果两个还有握手等肢体接触或者对话,那更要全程用眼睛敏锐地全程记录,大脑认真分析。绝不能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不充分的研判结果或想象之上,否则事倍功半。

必定是朱太爷情绪已有所动,郑小妹积极回应,中间人才可以修路铺桥,以求一报呵气。果然,姬敬祖回去和老婆商议了一下,得到老婆同意,拿出家里的几两银子,在分院旁边的吉庆酒家办了场酒,请来朱太爷,让郑小妹作陪,以感谢太爷对文艺的支持。这就是不露声色,风险很大,需要垫资,一旦成功,以后就有了人情。

糟糕的中间人就是郑维演,他为了换顶轿子,也曾做过一次锦鲤的交易。他到杨苍水家里喝茶,得杨苍水的指导,学了点锦鲤的知识。于是,他花了八百文,进入西园的竞技盲捞区,有机会在一天的时间内捞上了两尾稀世锦鲤,还敲了两个彩蛋,得了一百文。他的计划是将这两尾锦鲤卖给州里著名的锦鲤收藏家裴墨卿,从中狠赚一笔。

于是,郑维演这个半斯不文,花钱雇了大车,抱着鱼缸,来到了西溟路的裴家。迎接郑状元的还有裴墨卿的小儿,裴老装模作样,先问了郑的开价每条十贯,再让小儿看看这两条乡下带出来的锦鲤值不值钱,又细细地品鉴了这两条鱼,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品相不好,品种低劣。郑维演是个要面子的人,还讨好地带来了家乡莆阳火腿两条,裴高兴地笑纳,还引他去后院看他繁殖的“芭蕉”款锦鲤。

郑灰溜溜地回到了昌庆县,气鼓鼓地欲把两条锦鲤退还给杨苍水,被杨苍水一顿奚落:咱们西园的东西出了门就没有退的。当然,杨苍水最后还有退了一半钱。后来,两条锦鲤一条因颠簸死了,一条被卖给了京西路的一名收藏家。又过了段时间,裴墨卿修书杨苍水,提出三贯一条收购的设想。此事后为郑维演所知悉,一口老血喷出,他太不适合搓和交易了,定向靶都打飞,还想打流动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