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 观感64(1 / 1)

戏这个东西是有人在做,有人在看。

朱老太爷朱世群,壬午新政第三年的秋八月还是秋高气爽的,坐在嘉宾席上,喝着沏好的新茶,新茶能让人提神但嘴里也显略苦,老朱有把吃到嘴里的茶叶吐回茶杯的习惯,热气蒸腾着他肥肥发福的脸,脸皮上鼻子周围有密密麻麻的黑头,脸上还有一些坑坑洼洼的粉刺疤痕。

朱世群一个小小的县学生,在致能书院成绩平平,后来调到了县衙,青云之上,这条路可谓陡峭。关于他的背景颇为神秘,至今众说不一。他们老朱家并不是昌庆县的第一人家,第一人家是除了赵宋的宗亲,应该是杨家,杨是前隋的皇姓,还有北方迁涉而来的魏姓。朱家显贵的原因还是朱的祖父也是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老班底。当然,年代久远的这层政治关系能否保证朱世群在官场平步青云,倒还是不确定的。

但是,朱世群还是担任了县尉,并在那个爱好书法的前任离任后顺利地接了班。从他做县尉的时候,他就有点自带气场,仿佛在那个时代,他是独步雄英的。他曾在昌庆县最具活力的北汉乡担任乡长,那个乡当时是全县最璀璨的明珠。

北汉乡距离县城最近,是一块壬午新政的试验田,就是打算把整个乡都成为县城扩容的承载点。当时,一条破破烂烂的街道旁,有十几栋房子在造,乡人们欢欣鼓舞,都引以自豪,仿佛北汉是昌庆的中心,昌庆是京师的中心,京师是大宋的中心,大宋是天下的中心,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北汉乡平整道路、推平青苗农田、大街上开设十家各色铺子,一时间晚饭后大街也灯笼高挂,男女老少打破了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太阳一下山就钻热坑上生儿子的落后生活观念,变得时髦了,难怪专家认为大宋已具备了前现代化国家的各种特征!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当你站对了地方,你做得再差,也会出成绩,当你站错了地方,你做得再好,也很难出成绩。因为北汉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的政经环境,让北汉乡长的朱世群赚足了好运,什么样的荣誉和好处都跟着他走,主要是岁入,岁入,还是岁入,只要能把税钱收上来,其他的莺歌燕舞,就值一根毛!比如保甲、除疫、贞节牌坊,方方面面的事都好,一俊遮百丑,神迹都应该出在北汉乡。于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朱世群脱颖而出,下步就是县尉,再一不无厚非地能够成为县太爷,即一方可以夺人命的官。

朱世群在乡里时,倒是有一个暗藏的对手,就是邱勉,他是一个和朱世群面和心不和的人。诚然如此,他始终不敢直面和朱闹翻,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后来,朱太爷当位以后,邱勉也没能升为乡长,最后被调到了犄角旮旯的地方,以后,他和朱县官搭班的事,也是邱人生的一大亮点,因为他逢人可以说,他曾经和河东道布政使朱世群在一个办公室共事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