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 看戏63(1 / 1)

庆历年间的看戏和壬午年间的看戏,以及以后的看戏是不同的。

庆历年间的戏演出场地在老戏台,如今已经拆掉了,当时戏台是石头堆砌而成的,左出将右入相就两道门,整个后台就那么点地,女演员换换衣服很不方便,当然男演员数量极少,就一两个奶油小生。

老戏台非常粗糙,四根石柱子顶着木头房顶,瓦片稀松,几处都漏过雨经过修葺,升平署分院的活动经费实在有限,演出所得都要分到个人手里,谁愿意把公积金出在维修戏台上。这种情况在壬午新政后有了很大改观,朝廷和边国都罢了兵,国内的税收充盈,每个条线和每个单位都有活动经费,人们仿佛也更需要文艺和艺术生活。

郑小妹初时看上去很土气,没几件时髦的钗裙,都是县里当时最好的衣服店里买的,店的名字叫新尚。衣服的颜色是花青加墨的混合色还有灰白为主,花纹以方格子居多,其实这曾是很潮的一种花样,但王碧晨却认为这衣服太土了。据说经过了八八六十四难后的郑小妹,虽然在衣着和穿戴上很时髦了,但还是不是很妖娆,这是她人造的底色所决定的。

壬午新政以后,分院把戏台重新修葺,增加了两个边厢的客座,京师的不少王宫大臣都来过这里视察,著名的有退休的都御史韩卜星和前副宰相缇珑。他们都是出来考察新政实效的,看戏不花钱,吃饭不花钱,住宿不花钱。

庆历年间的人们生活很较简单,那种社戏和新年演出是人们憋了一年后的主要精神宣泄,县里的吉庆街主干道上挤满了人,大道上、沿街的窗口阳台,甚至是树上,年幼的孩子还被家长驮在肩上。人们摩肩接踵,背贴胸、头靠头,人们只想如饥似渴地吸收艺术的养分,倒没有一个人动歪念伸出咸猪手。

一场剧社的群秀会引来半个县城里的人看。短短十年之后呢,有钱的人家开始在家里蓄起了小戏班,根本不想出门看戏。民间新开的小戏班,演出水准虽然不能和升平署的专业比,但人家每每推出新戏,这些戏或者恶搞经典,或者别出新意,引出了很多年轻的观众。

只是,正牌的官办剧院却是走在了从一家独大到逐步萎缩的路上,但一时还不会销声绝迹。这不,县里的朱太爷经常陪着上峰要来分院转转。这个朱太爷人很魁梧,个子高于常人,秋冬除了官袍常穿休闲大风衣,他是举人出身,很幸运的是,昌庆县从宋太祖定鼎大宝后,历任县官都是外籍人士,到了朱太爷手里却是本乡本土的人士,朱去世以后,又都是外籍官吏,再也没有本乡本土的人,搞得他像个打桩模子。谁也不知道,朱太爷整整盘踞在位子上十年,他是时代的娇儿,前世修来的福很大。

朱太爷这次又来了,陪着户部一位郎中,来了个包场,当然这两位头头不是很懂艺术,就是看看热闹。朱太爷陪上峰在主桌位置坐下,八碟小吃伺候着,还有泡好的明前茶。舞台上新来了一段热闹的龙凤呈祥,接着郑小妹就上台了,先插科打诨地介绍了本次的演出剧目,又清唱了一段《凤还巢》。

朱太爷被郑小妹的风度吸引住了,他虽然耳闻过县里剧团有一位人皆赞颂的美人胚子,但却是第二次见到,第一次是陪很多上峰来走马观花,两人双眼交错过,这一次他能够慢慢地细品起媛婌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