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大地主的幸福生活(1 / 2)

自从将二叔打发走后,依云便如同捡到宝,整日跟在谢灵均的身后,或是端茶送水,或是捏腰捶腿,搞的他已逐渐习惯这种封建大地主的生活。

当然,有人欢喜便有人愁,小奴便对她们的种行为很是不满,谁看不出这俩个狐媚子是什么心思?还不是整天想着往小郎的床上爬!真当自己这个大丫鬟是个摆设不成?

“福伯,你看那个狐媚子,整日里便缠着小郎,连小郎读书时也要在边上骚姿弄首!”

正扫地的福伯瞅了水榭中读书的谢灵均,也瞧见了在边上伺候的依云,一张老脸却满是欣慰:“嘿,你这丫头自己没本事怪的着谁?小郎读书写字,你倒是能在边上铺纸磨墨啊!水盂里没水了也不见你添,墨用完了也不见你研,到是往小郎边上一站便打瞌睡,看看人家,研墨、铺纸,妥帖的很呐!”

本寻求安慰的小奴撇了撇嘴道:“福伯……你到底向着谁,人家看到那些黑线头似得字便犯困嘛!”

将树叶归拢起来,福伯杵着扫帚苦笑道:“以前夫人在时宠着你,夫人故去老爷又不管教你,现在老爷夫人都不在了小郎又宠着你,可不敢再使性子!咱们将小郎伺候好,便是对得起老爷和夫人,长房越好,咱们的日子便也越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小奴点了点头,人也恢复了之前的开朗:“福伯说的是!大热天的,我这便去给小郎炖碗秋梨羹败败火去!!”

确实,时间一晃已到了九月底,这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彻底让谢灵均熟悉了这个时代大地主的生活。

南阳县是华朝的中等县,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贸易繁荣,虽说县城的规模不大,但却极为富庶,有些世家的旁枝就如同谢家一样并不在县城中安家落户,而是挑选一处风水景色好的地方修建坞堡,比如本地大族南阳刘氏。

谢家拥有不少的土地,每年产粮最多可达二十万斤,还有免于交税的官田,虽大老爷故去,但这官田朝廷并未下旨收回,算是作为一种抚恤。

至于二房的土地却是越来越少,谢灵均也是从福伯那里得知,这个善于“钻营”的二叔喜欢做买卖,早些年将不少的田产抵给了长房,拿了钱便去倒腾绸缎,麻布,所以长房的田产才有如今的规模。

二房的地是越来越少,但赚的钱却并没有增加,老天仿佛跟他开了个玩笑,每当谢承运的买卖赚钱后,总是在不久后便又亏损掉。

士农工商,商人在华朝的政治地位很低,但因有钱的缘故在生活中却是处处被人高看一眼的,所以二叔谢承运也让儿子谢涛读书,毕竟打着陈郡谢氏的招牌,或许也能走上仕途。

谢灵均也问过福伯关于谢涛的事,好歹是自己的堂兄弟,可到现在也没瞧见过,之前也只是二叔前来探望,全然不见堂兄的踪影。

提到谢涛,福伯的表情便复杂起来,最终还是长叹一声道:“二房小郎是个好孩子,在邓州城随一位大德先生读书,一心求学不似二爷一般的奸猾,多年不曾归家了。”

“他为啥叫谢涛,不是应该按家中字辈取名吗?”

福伯愣了一下,倒是边上的依云捂嘴轻笑道:“小郎糊涂了,字辈取名可是有讲究的,您和老爷是嫡出子,当然要按陈郡谢氏的本宗字辈取名,所以老爷的字辈和二爷不同,您的字辈同庶出小郎也不相同啊!”

谢灵均一时哑然,没想到连名字中都有这么多的规矩,世家门阀还真是讲究的很……

“小郎,放眼整个大华朝做学问最厉害的地方是豫山书院,那里可谓是名望所在。就连世家子弟亦会前往就学,皇亲国戚路过豫山书院都会前往拜见山长秦牧文,此人乃北华三贤中最受人敬仰的一位。”

见依云开口,福伯便不说话,笑眯眯的在边上看着,谢灵均却好奇道:“豫山书院?”

“豫山书院只收世家子作学生,这已是相当宽松的条件,但也因如此,故而必须获得乡里评议的上等,以小郎的年岁,因是能参与评定的,但您的学识恐怕不够,去乡里评议的人多是饱读诗书之辈……”

“诶?!你这话说的有些过分了啊!你家小郎我难道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就算现在不行,也架不住我博闻强记……”

依云抿嘴笑了笑,随即带着一种哄孩子的口气道:“这是自然,以小郎的聪慧,只需几年的功夫便能同那些大儒一较高下呢!”

“几年?!今年难道不行吗?”

谢灵均之前没参加过乡里评议,但再过两月南阳县便要开始评议,若是想赶上这就必须抓紧时间看书复习。

从依云的表情上来看她便是不希望自己今年参加评议的,甚至出言提醒放弃今年,明年的评议,若有必要甚至连后年的也放弃,待五年后学问扎实了再去评议或许还有可能。

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临时抱佛脚一般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愚蠢行为,文化和底蕴需要积攒,哪有一蹴而就,基础不扎实想要通过乡里评议还拿到上等几无可能。

这便是有些瞧不上人了,谢灵均义正言辞的拒绝:“总是要去看看的,就算不中也能知晓九品中正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来年再试便是。”

也不知是不是被依云洗脑了还是如何,反正家中上下包括福伯在内全都不看好谢灵均,就连一向支持她家小郎的小奴都罕见的劝谢灵均“暂避锋芒”,将这位大小郎气的七窍生烟,早饭都多吃了两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