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形势【4400字大章】36(1 / 2)

总兵行辕,中军大帐。

“你这几日不是在忙着火器营的事情吗?”

“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我这里?”

张辅将目光从案桌上的公文上移开,看向掀帘而入的沐斌,皱眉疑惑问道。

沐斌闻言赶紧上前赔笑道:“小婿刚寻得一个精于火器的人才,正想让岳父大人给我掌掌眼,看此人是否得用?”

张辅闻言这才收起打趣的口吻,肃然问道:“你详细说一说。”

沐斌便将如何收服胡元澄的过程娓娓道来。

“我也听说过此人。”张辅自然对在多邦之战时,那颗差点击伤他的炮弹记忆深刻,继而,对研制出新型火炮的胡元澄有所耳闻,此时听得沐斌提起此人,先是沉吟片刻,方才颔首道,“人才难得,当今陛下求贤若渴,胡元澄少涉政事,罪孽较轻,你若求情,还是有机会保下此人的。”

沐斌有先见之明,自然不担心胡元澄的安危,他提及胡元澄不过是个由头,是为了接下来牵扯出“简定帝”陈頠来。

沐斌思忖片刻后继续说道:“小婿却在与胡元澄闲聊时,听其人提及,如今前朝陈艺宗的次子陈頠恐还活着,只是不知所踪,岳父如今早已经将安南请求内附的表文上递入京了,我大明治理安南可谓指日可待,而若如此,拥有继位法统的陈頠便不可不防了。”

“哎!”

张辅闻言先是叹了口气,将案桌上的文书递给一旁的沐斌,说道:

“你看一看,这是莫邃的密报,讲的是陈朝遗臣陈肇基遣人入升龙联络他,欲合力扶持陈頠复国的事情。”

沐斌闻言微微挑眉,草草浏览了一遍文书,这才笑道:

“莫邃立刻便将人送了过来,并且上书表忠心,他倒是深谙谋身之道,知道依仗我们,他的家族才能冠绝安南。”

张辅闻言只是眯眼点了下头,思忖了片刻,这才说道:

“莫邃此人虽然奸猾,但所求的不过是门户私计,不足为虑,如今安南粗定,我的军令在升龙与清化还能畅通,但到了安南其余地方则效果大减了,至于陈頠此人,虽然值得警惕,但也一时也无法解决此人,只有等他展旗反明的那一日再行剿灭了。”

沐斌也知道陈頠如今不知所踪,的确无法提前消除隐患,他此次前来,为的也仅仅是提醒张辅一句罢了。

眼见对方已经有了警惕之心,他便也不欲再赘言了,只是问道:

“岳父,你的表文想来快抵京了,也不知道朝中关于安南内附会是哥什么态度?”

“陛下乃是一代雄主,志在开疆拓土,安南时隔五百年,重归华夏,陛下岂会不心动,朝中腐儒纵有微词,又岂能阻拦他的心意。”张辅闻言不以为意道。

沐斌闻言微微颔首,永乐大帝自然乾纲独断,安南内附大明,想来问题不大。

只是他随即想起,在另一个时空,关于永乐帝郡县安南,随即引发安南持续不断地反抗浪潮,最终宣德皇帝无奈舍弃安南,终究令人遗憾。

沐斌不由开始深思,明朝接受安南内附后,又该以何法治安南呢?

他能否总结历史教训,谏言献策,避免遗憾再生了?

..........

安南,谟渡(今越南宁平安谟县)。

逃离升龙后辗转抵达谟渡的陈頠高坐上首,一脸苦涩的环视拥护他的众前陈遗臣,最后目光落在陈肇基的身上,询问道:

“陈卿你遣人入升龙却了无音讯,而安南内附大明的消息却流传开来,看来大明天子此番南征并非他开始宣扬的那样是为了替我陈氏复国,而是有意趁机征服我安南呀!”

“如今逆贼胡季犛虽然被擒,但是大明三十万雄师依旧威临安南,本王欲继先王之遗志,承续帝统却不可得,如之奈何?”

“大王何必灰心丧气至此?”陈肇基徐徐说道:“大明虽强,但想要一举吞并我安南又谈何容易?”

“此话怎讲?”陈頠赶紧询问道。

“其一,安南虽曾北属中国,但风华一直与华夏有异。尤其近五百年独立为一国,早已经自成一体,大明若要治安南,汉人汉官势必将接踵而至,明习,明律也会照搬过来,此皆会与我安南旧制相冲突。”陈肇基显然早就思考过此事,心中已有腹稿,不由继续道,“安南百姓多为越族,与汉人并非一类。若是自治,纵然施政有所差错,百姓也能忍受,可若明朝治安南,汉人施政但凡有所差错,只需我们稍加挑拨,便能激成华夷之争,到时,民心思陈朝,大王举旗,必将万众所归,何愁不能复国?”

陈頠闻言脸有激动之色,不由频频颔首不及。

待陈肇基说完后,其人兴奋询问道:

“那我们此时该做何事?”

“是否该打出本王的旗号,让我安南的仁人志士知道,本王已继位,安南已有主了。”

“不可!”陈肇基此前见陈頠心灰意冷这才说了些激励之语,可他也深知如今明朝势强,只要三十万明军还停留在安南一日,他们便必须蛰伏,却不想,勾起陈頠的心急冒进,不由赶紧摇头制止道,“大王还需耐心,静待明朝犯错之时,方才是我等复国的时机。”

陈頠闻言脸色上兴奋之色这才退去,叹气道:“罢了!便听你的吧!本王静待时机,再行复国。”

........

大明,文华殿。

永乐皇帝朱棣高坐御座,脸带笑意,显然今日心情十分不错。

他当然该高兴,因为随着安南大捷的消息抵达京师,他再一次向众人证明了他这个君王的英明果决。

正是在朱能猝然病逝后,他果断的任用了资历尚浅的张辅,这才顺利的平定了安南,擒拿了逆贼胡氏父子。

更何况除了捷报外,张辅还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安南请附。

朱棣的目光从太子,汉王与诸阁臣、六部堂官身上扫过,脸带笑意的对身旁的王彦吩咐道:

“给大家读一读安南众臣民上的表文。”

王彦闻言赶紧笑着应“是”,随即便以他那公鸭般的嗓音,略带兴奋的开口道:

“安南本古中国之地,其后沦弃,溺于夷俗,不闻礼义之教。幸赖圣朝扫除凶孽,军民老幼得观中华衣冠之盛,不复庆幸!咸赖复古郡县,庶几渐革夷风,永沾圣化。邃谨同耆老等人具表文一通,以达下民之请!”

随着王彦最后一句落下,殿中众人神情各异。

有的沉思不语,有的激动不已,还有人脸带忧虑之色。

朱棣将众人神色收入眼中,却丝毫不以为意,只是语气欢快道:

“诸卿,安南胡氏不仅篡位自立,更是以番邦之身不敬大明宗主,朕这才兴正义之师,讨贼平叛,原想替陈氏复国,却不料,陈氏无福,竟然落得绝嗣的结果,如今安南无主,安南百姓彷徨无助,请求内附大明,让朕这个天子治理安南之地,尔等以为可行否?”

阁臣之中的杨荣素来与永乐帝政见想同,意在开疆,闻言,赶紧出列称贺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