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数据是深度愚蠢的”150(1 / 2)

在超算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出的“无用阶级”理论已经从预测逐渐成为现实。

这也带来了广泛的焦虑和不安,大多数人们可能学习某一专业领域十多年(本硕博),力图掌握一门具有专业壁垒的技能,但是现在却很可能这种技能就快要被人工智能代替了。

个体知识的增长速度和见识的更新频率赶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这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带来的一个显著趋势。

在军事领域,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以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多次成功试飞一架F-16战斗机的测试机型。

DARPA在5个月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这些飞行证明了人工智能可以代理控制整个战斗机,并提供了宝贵的实时飞行数据。

为保险起见,飞机飞行时配备了飞行员以应对突发情况。不过,在全部测试期间,这架喷气式飞机都处于多项人工智能算法的控制之下。

DARPA表示,测试一切顺利。这些算法是由五角大楼的空战演进(AirCombatEvolution,ACE)项目开发和测试的。ACE项目始于2019年,开发可信、可扩展、人类级、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作战能力,目标是人机协同混战。

即便是军事上的运用,人工智能依然遵从目前所有主流AI的底层逻辑——对大脑运行机制的模拟。

基于这一逻辑,科学家开发了各类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基本原理是:模型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三部分组成;

从输入层输入图像等信息,经过隐藏层的自动化处理,再从输出层输出结果;模型内部包含大量“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有单独的参数;

如果输出结果与输入信息存在误差,模型则反过来自动修改各个“神经元”的参数;

这样输入一次,跟正确答案对比一次,把各个参数修改一次,就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训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