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鞭挞者132(1 / 2)

米格21在此次东南亚的局部战争中的表现不可谓不亮眼,非常好看的空战战损比完全超越了米高扬对这款相对低成本消耗品的期待。

但是好景不长,在之后的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米格21在中东人手中宛如纸飞机,连飞行性能不及的幻影3都打不过,更何况鬼怪。

深感航电和航程吃亏,过度依赖地面引导战术的毛子,借此勒令各大设计局给出一个“全天候远程先进雷达截击战机”。

新飞机需要比米格-21具有更好的性能和航程,同时搭载更高性能的航电和包括超视距导弹在内的武器。

起飞和降落性能是一个主要的设计考虑因素。空军要求新飞机要有更短的起飞滑行距离。

低空速度和操作性能也要比米格-21得到改进。但是机动性并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需求。

米高扬叕一次给出了最懂上头心思的解法——“VG-W单发高速战机”,北约代号“鞭笞者”。

米高扬-古列维奇米格-23(俄语:МикояниГуревичМиГ-23)。

其是由苏联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一款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它是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与苏联类似的飞机如苏-17“Fitter”一起。它是第一款配备下视/攻击雷达RP-23Sapfir的苏联战斗机,也是最早装备超视距导弹的战斗机。

该飞机的生产始于1969年,最终产量超过5,000架,是史上产量最大的可变后掠翼飞机。如今,米格-23仍在一些国家中进行有限度的服役。

相机米格21,23在载弹2t时HLLH作战半径达到1160km,算是修正了苏系短腿的毛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