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去天授元年?(求追读)47(1 / 2)

萧奕解释道:“盐、粮这两个商品有些特殊,它关乎到百姓们的温饱。”

“朝廷必须控制好盐价和粮价,让普通百姓都可以买得起盐、买得起粮。”

“若是朝廷放弃了对盐和粮的控制权,就会让那些世家拿住你的命脉。”

“就好比这一次,世家一开始就直接用断粮这一招来逼迫朝廷。”

“这就是教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所有的盐矿,那都应该是朝廷的。”

“就算是封地中的矿,那也是朝廷的。”

“我让你开矿,你才能开矿,我不让你开矿,你若是私自开了矿,那就是违法。”

“想要开矿可以,接受朝廷监督,没生产出来一斤白盐,需要交多少税。”

“不必太重,也要让他们有利可图嘛。”

“但是,朝廷必须以盐司控制盐商,控制盐矿,生产出来的盐,以最低的利润销售出去,确保普通百姓也能吃上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萧奕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后世粮油公司那一套。

在租调庸赋税制度之时,官府征收的粮食,都是用来做俸禄、军粮等用途。

朝廷是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做什么生意。

可当萧奕说出来国有、公有、私有之后,算是给李世民打开了一个大门。

原来还可以这样做?!

当然可以这么做。

民富国强。

一个王朝的经济体制,也必须要建立国有、公有、私有机制,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毕竟,想要解决老百姓们的温饱问题,不是什么这个仁政、那个仁政,也不是皇帝广纳谏言、君明臣贤就可以达到的。

还是要建立各种各样的惠民政策,建立很多很多的管理机制,形成一条非常多大的船。

可以说,历史上,中原的经济形成就在唐朝,而真正兴盛起来就在宋朝。

唐朝时期的东西两市,还有胡商的兴起,到了宋朝之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你可以在府上吃到醉仙楼的佳肴,可以在官府中,吃着朝廷定制的某某酒楼的饭菜。

你可以吃到冰糖葫芦,也可以吃到炊饼。

贩夫走卒、三教九流。

只不过,在这时候,想要完全建立起来一个由朝廷掌控的庞大的粮油公司,并非是意见容易得事情。

萧奕也只能是先讲讲课,为李世民打开一扇门。

十二月十六日。

由前朝当年打造出来的龙舟,作为大唐开海最大的舰船,然后就是几十艘帆船,组建了大唐第一支海商商队,在东海海边的码头,准备开始远航。

萧奕、李世民、李治,贞观十二年的几位大臣,永徽六年的文武百官,以及一些看热闹的百姓等等。

在长安城外,先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

“鸣金!”

大唐金吾卫的将士抬着非常大的号角,由将士吹响。

“呜……!”

这是大唐海商第一次远航。

船上,还有东瀛的遣唐使,东瀛的一些商贾。

他们从灞水往下,从黄河顺流而下,到达出海口,那边有一座才建立起来的码头。

等回到城内。

萧奕就带着李世民、李承乾、长孙无忌等人回到了贞观十二年。

永徽六年的海商已经扬帆出海。

贞观十二年的海商还没有建立呢。

在永徽六年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回到贞观十二年,也不过是眨眼的功夫。

就好像,萧奕他们走进了宣德门,却又从宣德门走了出来。

只是……那十万石的粮食没有跟着一起回来。

萧奕直接去了太安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