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圣人言,有教无类46(1 / 2)

永徽六年十二月十日。

大唐的海商商会成功组建。

会长乃是大唐的皇帝李治,成员除了这朝堂之上的一部分官员家族管事之外,还有世家大族的商贾们。

若是放在以前,这样的商会是不可能组建起来的。

士农工商,商贾永远都是最底层,商业也永远都是依附于世家和官吏之下。

比如说,这当朝的宰相长孙无忌的名下就有着好几个商号,在长安也有着不少商铺。

以前肯定是没有的,不过,慢慢地,随着国朝稳定,长孙无忌的权柄越来越大,总会有商贾找上门。

当朝宰相的名号,那还是很好使的。

长孙无忌家中也有老小,至于封地什么的,那是一家之根基。

这人口慢慢地多了,总要有收入吧?

不可能靠着俸禄过日子。

就比如说,在迎娶了长乐公主之后,一下子就添了几十口人。

这些个跟随公主而来的女尚、女婢等,那都是张口要吃饭的,不可能不给饭吃。

堂堂宰相家,饿死了下人,说出去多丢人呐。

当然,长乐公主本身其实也有着商号在手,这是皇帝随嫁出去的。

是为了支撑公主的日常生活用度。

商人是重利,是喜欢一本万利的买卖。

但是商人却又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国家能够繁荣起来的重要手段和依靠。

没了商人,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可能停滞不前。

大家就要又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自产自足,没有买卖,也就让社会倒退到原始时期。

萧奕给李世民等人上的第二课,就是如何看待士农工商这王朝之下的四个主要阶层。

这一课的规模那就比较宏大了,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就更多。

夜晚。

万籁俱寂。

政事堂的偏殿之中。

萧奕吃着果脯。

李世民、李治和李承乾在一旁沉思。

士农工商。

缺一不可。

各有各的职责。

各自在王朝之下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用阶层来区分人的高低,只会让世家走向强大,而不会让皇权更为集中。

若想要立万世之基业,若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第一点,就要遵循圣人的有教无类。

士族也好、农户也好、还是工匠和商贾,他们的后辈都可以读书,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这样一来,朝廷才能解决取士比较难的问题,解决官吏大部分都是世家子的隐患。

可这一做法,实在是太超前了。

李世民就算是一代雄主,现在也有一些难以接受。

更别说李治和李承乾了。

李治已经当了六年的皇帝,多多少少还是能够从皇帝本身去出发思考。

李承乾就两眼一抹黑,脑子一半是水、一半是面,被萧奕这搅一搅,直接成了一团浆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