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同行之间(1 / 2)

看着刘望奎饱经沧桑的老脸,杨方也不卖关子,直接跟他交了底。

“不瞒刘老哥讲,以后的育才肯定是要涨学费的。现在的学费是一学期八百圆,等新校区盖好以后的学费至少要翻十倍。”杨方平淡地道。

民办学校没有上级拨款,学校的一切开销都得自筹自支。在没有校友捐款、社会赞助以及校产支撑的情况下,学费就是民办学校的唯一经济来源。

新校区的大气磅礴是需要资金维持的,真以为杨方手里的五十万能下崽儿咋地?

听到杨方的话,刘望奎备受打击。孩子们不能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了,这让他怎么和乡亲们交待啊?

“杨校长...就不能再降降吗?”刘支书嗫嚅着问。

他虽然知道这个问题很过分,但是为了乡亲们,他愿意干这得罪人的事。

杨方抿了抿嘴唇:“这个还真可以。”

刘望奎喜出望外:“真的?您是曙光村的大恩人!”

“但我是有条件的。”杨方说道。

刘万奎忙不迭地道:“您说!您说!只要我能做主的我都答应!”

“我记得村里还有没承包出去的荒山和鱼塘吧?不如直接包给我顶学费得了!”杨方笑眯眯地道。

刘望奎十分诧异:“就这?”

村里的荒山、鱼塘撂荒老长时间了,村民连自家地都种不过来,哪还有功夫管那些破地呢?如果这些东西能顶学费的话,刘望奎觉得村里占大便宜了。

“不然呢?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总不能对乡亲们敲骨吸髓吧?”杨方摆出小熊摊手的架势无奈道。

他继续道:“除了这个我还有其他的条件。如果咱村的孩子勤奋刻苦努力的话,我可以减免学费,甚至不要钱都行。但谁要是不好好学习来这混日子、搅和课堂,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直接开除。”

对于这点要求,刘望奎表示相当支持。在家门口读书的机会有多宝贵?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都对不起今天刘支书舍出的老脸!

对于杨方的让步,刘望奎感到相当的欣慰。这么长时间的邻居没白当,村民活动室没白借,小杨是个好后生啊。

至于那些荒山干鱼塘?直接给小杨校长又如何?反正都是没人要的破地方,与其丢在那里创造不出半毛钱经济价值,还不如拿出来换成孩子们的求学机会。

曙光村明年有三个孩子上初一,六个孩子上一年级。如果他们都能免费就读的话,一年就能省下村里十来万的开销。

曙光村有自己的村规民约。村约规定:村集体承担村中所有适龄儿童的读书开销。哪怕村里再穷也不能穷在孩子的教育头上。

刘支书觉得自己今天这事儿办得相当漂亮,村民们一定会感激自己这个支书的。但他们最应该感激的是小杨校长,没有小杨点头谁家孩子都进不去育才。

每年一万六的学费谁家掏得起?

刘望奎暗暗发誓--只要有村里的孩子不好好学习,他一定会亲自上门约谈他们一家人。哪里还用小杨校长出面?他老刘就能把问题解决。

杨方想要曙光村的荒山鱼塘也不是脑袋一抽的决策,而是他想给育才学校置办一些校产。光靠从学生身上收学费才能赚几个钱?他给学生的定位是功德收割机。搞钱的事情还是让“世俗的大人们”去操心吧!退一万步讲,就算真挣不到钱,杨方也能白得几个大坑用来钓鱼不是?

再说了,系统奖池里有那么多奇人异士,指不定哪个人才就有实力把校产给支棱起来呢?先把产业基地置办好,省得以后有需要再去求人。

而且杨方深知曙光村的实际情况,他们是真的拿不出那么高的学费供孩子上学。既然钱收不上来,杨方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补一下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