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忧心忡忡的刘支书(1 / 2)

有了系统赐下的江山基业,杨方有信心把育才发展成民办教育的龙头。

育才现有大猫小猫三两只根本装不满那么大的新校区,所以杨方必须要做好新的一轮招兵买马。而且杨方在翻阅规划图纸的时候,很微妙地发现升级后的育才学校完全具有改造成“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潜力。

教学楼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在经过巧妙的设计后,完全可以划分成平时互不干扰的三个大区域让小、初、高三个年段的学生分别上学。

学校的其他配套设施完全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只要师资力量完善,一点升级门槛都不带有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招生活动中,杨方可以把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都纳入招生范围之内。同时招三个学段的收获肯定比只招新初一要多得多,既然系统大佬已经为自己铺平的道路,错过这个机会简直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

工地这边不用杨方浪费时间盯着,学生的日常教学有三位名师耳提面命,育才中学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工程队的进驻,周围村镇的适龄学生家长都加大了对育才学校的关注程度。大家都以为育才不行了,但无情地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记耳光--育才浴火重生了。

学校里暂时没有杨方的事儿,所以他就亲自去周围的乡镇、县区跑招生。盲目上门是最没有效率的方式,聪明的杨方通过贾胖子牵线请县里管学籍的工作人员吃顿饭之后,轻轻松松就弄来了适龄学生的基本信息表。

这份信息表里包含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诸多关键信息。只要杨方按图索骥,终究能挖来不少的学生。

除此之外,杨方还找贾胖子借了一辆被他闲置的奥蒂A6给自己充门面。通过多日的交往,杨方已经和贾胖子混得倍儿熟。

贾胖子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当地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育才的工程是曦同建工承包给贾胖子的,只要贾胖子保质保量地干好这一单,除了能大赚一笔之外,他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曦同建工的业务中。

在贾胖子眼里,杨方是个背景深厚但脾气古怪的富二代。不然谁会在这穷乡僻壤投下如此巨资修建一座能充当末日堡垒的学校?

所以在贾胖子的刻意结交之下,双方的关系进展迅速,很快就“哥呀”“弟儿”的叫上了。

在借车的时候,贾胖子露出了极大的迷惑--你家这么有钱还管我借车?

不过他还没等杨方措词糊弄就自己脑补出了全部剧情--杨方想投身于教育但家里不允许。所以他的家族在给他建好学校之后一毛钱不给,一切都需要杨方自己打拼。

不然杨方为啥如此拮据?都是为了理想啊!弟儿啊,哥懂你!哥当年想当一名厨师,最后还是被家里逼着接班走上了这一行......

杨方也没想到贾胖子能脑补出一个完整的黄金八点档家庭伦理小剧场,反正只要能借来车就算万事大吉。

对于不请自来的杨方,大部分家长都会看在A6的面子上让他进屋坐坐。

他现在是效果图不离身,只要见到家长就送一份过去让人看完再唠。往往家长们在看完效果图之后,对于杨方这个人都会高看一眼,也会更加认真地听他说话。

这就叫底气!

这就叫实力!

在招生的过程中,杨方反复强调育才的招生名额只有一百个,招生额满即止,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有些家长在听闻这句话之后会稍稍失了分寸。育才的硬件设施别说在全市范围内,放在全省的范围也是首屈一指的。而且杨方的招数还有很多--什么拓展课程,什么全新理念,什么德智体美全能发展,什么走出校园的第二课堂...甭管有没有咱先吹出来,先把学生忽悠来再慢慢落实呗。

反正只要招来了学生并加以教育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功德和气运,有了这些功德气运就能从系统当中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励发展学校,有了这些奖励还愁自己吹出去的牛圆不回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