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校长的心事(1 / 2)

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刚响过,周岩从办公桌前站起,准备像往常一样,去督促班级在大课间做广播体操。

班上已经有学生将广播体操做出了群魔乱舞的效果,校长何维哲在前几天的高一年级闭门会议上,不点名批评。做为班主任,周岩必须去现场盯一盯,敲打敲打那几个刺儿头。

他收拾好教案,放进抽屉,押在薄薄的一叠钞票上。这些钱是个人售卖学习资料赚取的利润,一共35元,他估摸着一学期来这么三四次,挣一个月工资问题不大,过年可以给老婆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服,再买点腊肠。

周岩偷偷摸了摸钞票,感受着它又软又滑的特殊质感,这时,一个声音在耳旁响起:“周老师,数钱呐?”

周岩浑身一抖,扭头见是校长何维哲,他不知何时已站在周岩办公桌旁,弯着腰,嘴角挂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眼睛紧盯抽屉,有一种人赃俱获的得意。

周岩慌忙关上抽屉,结结巴巴地说:“何……何校长,你……你真会开玩笑。”他用眼角扫扫办公室,好在其他老师早已出去盯学生做广播体操了,屋子里就他和校长两人。

他暗暗呼出一口气,脑子光速运转,编织搪塞的话。

“走吧,到我办公室聊一聊。”何维哲不给他反应时间,一挥手,移步往外走。

周岩驼着背,一路小碎步跟在何维哲身后,看着校长静如死水的脸庞,欲言又止:“何校长,我……”

“到办公室再说。”何维哲头也不回,背着双手,大步往前走。

周岩感觉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心想谁会去校长那儿告小状?私自售卖资料费这事,办公室的老师都这么干,大家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埋头赚点小钱钱,多年来如此,不会打小报告互相拆台。

唯一能这么做的,大概就是秦奋了,但自己和秦奋之间的事,说芝麻绿豆都算重了,他还能去打小报告?再说,看秦奋面相,也就是一老实农村孩子,不大可能干出背后捅刀子的事。

周岩跟在何维哲屁股后面,忐忑不安走进校长办公室。他还在心里碎碎念时,何维哲塞给他一份报纸:“看看这个。”见他仍茫然无措,何维哲指指教育版的一篇报道:“别去想资料费这些没用的,好好看看这篇报道。”

周岩安静下来,站在何维哲办公桌旁读报道。报道的标题是“我省天才少年,一月公开发表百余篇文章”。报道内容大概500来字,通过采访良江市作协主席陈文笙,报道了秦奋发稿的事。

“何校长,”周岩放下报纸,瞪圆眼睛,“省报不会认为秦奋是抄袭吧?”说到这里,他声音都结巴了:“我……我们该怎么办?”

何维哲抽出压在周岩手下的报纸,足足看了他一分钟,缓缓说道:“刚才陈文笙老师和我通过电话了,是他向省报记者爆的料,这篇报道没有批评的意思,咳……咳……,周老师你是教数学的,没看出表扬的味道,可以理解。”

周岩的脸滚烫,刚才一直被私收资料费的事分心,导致判断错误,被校长小小的挖苦一下。

他不知如何是好,搓着手站在办公桌边。

何维哲拉来一把椅子,示意周岩坐下,然后继续刚才的话题:“陈文笙在电话里说,省报想树一个典型,我觉得这是我们良江中学出名的好机会,学校虽然是省级重点中学,升学率在市里数一数二,但教育圈外的名声一直不如普通中学城关中学……”

周岩一下明白校长的心事,城关中学出了一个发财的华人校友,这名校友在5年前向母校捐款100万元人民币,舆论风头上一下压过良江中学。社会上因此流传一个说法,良江中学培养的是考试高手,高分低能,城关中学培养的是人才,低分高能。

城关中学在100万元捐款资助下,气派漂亮的新教学大楼拔地而起,教师每年增加600元补贴,收入略微超过良江中学,搞的良江中学的老师说话嘴里冒酸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