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蓝天(第14-15节)(1 / 2)

第14节你在寻找一些东西

不过她的情绪很快就高涨起来,她欢叫到:“看啦,大帆船!”

这里是鹿特丹港口,远处靠岸的地方停泊这几艘三桅帆船,桅杆高耸入云,阿杜只在电影中见过这种船。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欧洲还有很多这种数百年前样式的木船,在海上扬帆航行,为商贸和人们的游玩服役。丹尼尔也叫起来:“哇塞,这不是杰克船长的船吗!”可可争辩到:“那是海盗船,这是商船,不过我也是在电影里才见过”。丹尼尔问她:“哪部电影呀?”可可说:“基督山伯爵,法国电影,我还记得主人公那条船的名字是法老号。”

老皮特见他们如此喜欢,笑嘻嘻地凑兴说:“说到商船,你们一定听说过著名的‘哥德堡号’?”

可可一怔,她脑子里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丹尼尔要懂得多一些,他回应老皮特:“那是一艘瑞典商船,在清朝乾隆年间到过中国三次,购买中国货物,但却在第三次返航的时候奇怪地沉没了。”

老皮特:“你说得对,十八世纪的时候,也就是你说的清朝,欧洲到中国的贸易已经非常繁荣了,光是瑞典的东亚贸易公司就派出过37艘商船,完成了从瑞典到中国广东的近二百次次远洋航行。那个时候,一次航行往返需要两年时间,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了。”

在一条海滨小街,他们来到一家红色门框的咖啡小店,在室外摆放的藤条椅子上坐下,老皮特请客,他给自己点上一杯黑咖啡,也替其他人点了各自喜欢的口味。海港的空气和景色让人惬意,加上咖啡的香味,大家兴致勃勃,叽叽呱呱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丹尼尔感慨到:“在海上漂流两年,我肯定不愿意。”可可说:“你知道这么跑一趟能赚多少钱吗!”老皮特说:“没错,那个时候这样一趟往返带来的利润是惊人的,财富足够人们为此鼓起勇气远航。”

阿杜说:“在一千零一夜里,辛巴达也多次航海探险,结果也是得到了享用不尽的财宝。”可可爱抬杠,说:“那是阿拉伯的帆船,跟这些不一样。”

老皮特:“哥德堡号在那个时候算是大船了,但今天的海轮比它大了上百倍!正是这些靠风推动的木船,开启了现代商业时代,沟通了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开启了近代文明。”

可可抬手在额头遮住阳光,眺望远处的海水,说到:“我在想,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通讯技术,也没有无线电,水手们在海上漂流两年,他们真是够胆大。”

老皮特说:“那倒是真的,三百年前的航海人不仅没有今天的现代航海工具,反而拥有有很多令人恐怖的传说。”

丹尼尔对传说最感兴趣,问:“什么传说?”

老皮特舒服地翘起二郎腿,拿出一条雪茄放在鼻子地下闻着,不紧不慢到:“很多人相信海底有身长几十公里的海蛇,或者是可以把船拖进海底的巨型章鱼,这些在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是神话的故事,那个时候可被信以为真。而且,在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之前,大多数的人还不相信地球是圆的,欧洲人以为大地的外面是海洋,而海洋的尽头是无底的深渊,海水在哪里倾泻而下,落进另一个幽灵的世界,所以,那个时候的海员驾船远行,在惊涛骇浪的汪洋中颠簸,确实如你所说,足够胆大。”

阿杜爱较真,他纠正老皮特:“麦哲伦在哥德堡号之前的一百年就完成了环球航行,已经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因此哥德堡号的水手不会再担心在海洋尽头会掉下去。”

老皮特谈兴很高,侃侃而谈:“你说的没错,其实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希腊学者毕达哥斯拉就发现了地球是个球体,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公元前的事情。”

可可的历史知识不错,插话说:“那还是中国的周朝,他们那时候连望远镜也没有,怎么就能发现这事呢?”

丹尼尔卖弄学问:“古人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是圆的,就猜人们生活的大地也是球体,他们观察月食日食,发现了地球的投影确实是个圆球。”

可可:“人本来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稳固的大地上,可是有一天突然明白原来自己立足的世界,只是漂浮在虚空中的一个球,那是怎样的感受呀,要是我的话,可吓得不得了!”

老皮特对中国的周朝不太清楚,继续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在毕达哥斯拉和阿基米德之后的两千年了,人类从知道地球是圆球,到最终证明它,中间经过了两千年——这期间里,那些航行在汪洋大海中的水手,冒着被海怪拖下水底、或者被狂风吹到世界边缘落入幽灵世界的危险,拉开了新世界的序幕。”

可可:“他们只是求财。”

老皮特笑道:“人的动机都是多重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一种——你们来欧洲留学的动机都只有一个吗?这些人求财固然不假,但他们乘着这样的帆船,从地中海去非洲,从大西洋去美洲,从太平洋去亚洲,寻觅未知的领域、发现世界的边缘,这种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还是让今人极为敬佩的。”

丹尼尔学习过欧洲历史,他附和着老皮特的话:“探索的精神才发现了新大陆,如果不是四百多年前的五月花号,欧洲人还不知道美洲。”

可可说:“欧洲人这么热心往中国跑,那时候的中国货一定很值钱。”

老皮特:“没错,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还有其他的工艺品,确实让几百年前的欧洲人非常羡慕。商业的本质就是以商品为媒介,满足买卖双方的需求,但商品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往往还带有文化的内涵,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都体现在他们造出的商品上。所以,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就构建出文明的交流。几百年前,中国的文明程度是在世界前列。”

丹尼尔:“现在是日本人和德国人的产品遍及全世界了。”

老皮特:“你们不是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数百年间,欧洲的文明走在了东方人的前面吗?”

阿杜和丹尼尔曾有一次问老皮特:为什么是西方人引领现代文明,老皮特反问他“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于是一通乱猜,有说是科技水平,也说光荣革命,还说海外殖民,再远一些还扯到来自希腊的文明起源,但老皮特都摇头,他说这一切都是表象,不是实质。

此时他提到这个问题,丹尼尔、可可,还有阿杜都望着他。

老皮特说:“答案是,勇气。”

“勇气?!”三个中国学生一齐瞪大眼睛,都是大惑不解的样子,“这也太扯了,如此重大的历史进程,竟然源于这样简单的原因?再说,哪个民族又没有勇气呢!”

老皮特还是一副不疾不徐的样子,他吸一口雪茄,慢慢享受那股烟味。

其实他很享受这样的聊天:“勇气也是不一样的情形。文明的进步不是聪明、不是机巧,甚至不是智慧——无论苏格拉底、哥伦布、哥白尼、或者林肯,这些人能够做出改变历史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都是来自于他们的勇气。文明走到今天,表面上是技术的进步,但是,根源是人们在历史中的一次次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是某种勇气。西方近几百年开始在文化上领先,但西方的思想却源于千年的历史,就像那些远航的水手,他们也会害怕,也有恐惧,但求财之心让这些人克服了恐惧,于是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地球是圆的,促进了人们的交流,西方文明的今天其实是一次次勇敢者选择的结果。”

可可听得头晕,不太懂老皮特究竟在说什么,就故意逗他:“照你这么说,越是先进的国家就越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可现在世界上最多的货物是日本人的,没有你们英国人多少事呢?”

老皮特很不服气,他说英国的长项是设计和研发,拥有比制造更高级的智力密集型产业,他说有个企业家朋友现在正研发新能源,想在未来用电能取代传统的矿物质能源,而电能来自于阳光或者风能——那一天来到,世界将翻天覆地变化。

可可笑道:“你就吹吧!”

老皮特哼哼:“不信的话哪天有机会让你们去瞧瞧。”

阿杜若有所思,他觉得老皮特说的很对,几百年前的中国商品很让西方人垂涎,但在现代商业世界里,能拿出来的东西实在有限。这还不光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我们的思维,仿佛还是农耕时代,如今以此去对应信息文明,与西方人的想法和思路就有不一样。

可可说阿杜想的就是太复杂了,不就是赚钱吗。丹尼尔不同意可可的话,大摇其头。

阿杜很多事情没想明白,感到心烦意乱,就独自沿着海堤走走,望着三桅帆船发呆。

丹尼尔追出来,对阿杜欲言又止,频频低头看手表,阿杜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准没好事。丹尼尔有个众所周知的毛病,他感到紧张或不安就会不停看手表。

他到法国第一天上学,教务长领着他进教室,对大家介绍说:这是新来的中国学生丹尼尔。丹尼尔眼睛看着地板,向大家点点头,然后一声不响地寻到边上的空位坐下。教师塞丽夏娜觉得好奇,走近他笑盈盈地问道:“你好!”

丹尼尔依然低着头,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答道:“你好,谢谢.”

塞丽夏娜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丹尼尔又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答道:“我叫丹尼尔.”

塞丽夏娜想让他活跃起来,就再问:“那你的中文名字是什么呀?”

这时大家都开始笑了,好几个人在说,看,他还要看手表。果然,丹尼尔再一次低头看表,有个学生忍不住叫道:“嘿!难道你的名字是刻在手表上的?!”

大家哄地都笑起来,丹尼尔涨红了脸,越发说不出话来,塞丽夏娜也笑了,心想这个中国学生竟然这样腼腆,真想象不出以前竟然还是一个企业主。

丹尼尔又抬起胳膊看看手表,像是下定决心一样,抬头看着阿杜说:“你能不能借三千欧元给我?下个月就还你。”

可可这时也过来了,丹尼尔不愿被她看见借钱,但来不及了,可可叫道:“哇,搞了半天你是来借钱!怎么啦,办居留证是不是?”

丹尼尔一摆手说:“这一阵子真是邪门了,欧元汇率汇率一天比一天高,我的存款眼看着缩水,偏偏这个时候又要续签居留证,移民局规定银行户头上必须有至少三千欧元存数,我现在户头上基本上是零,如果现在用美元去换欧元,要损失一百多美元!所以我想再等两个星期,看看欧元能不能下降一点。唉,不知啥时候美元汇率才能开始上升,实在头疼!”

阿杜同意道:“我们的存款都是用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的,这样下去确实有点不妙。”

可可问:“你的钱用到哪里去了?又拿到路易威登专卖店去倒卖皮包了吧?”

丹尼尔哼了一声:“胡说!”

阿杜说:“我可以借给你,但是恐怕我不能等到下个月。我的户头存数也很紧张了,这一阵美元跌得厉害,眼看着马上要交房租和下期学费。”

丹尼尔马上说:“行、行,我月底就还你吧。”

阿杜想了一想,拿出支票薄给丹尼尔开了一张三千欧元的支票,丹尼尔一手接过支票,一手从自己怀里掏出另外一张支票递给阿杜:“给你”。

可可伸头一看,是一张三千欧元的支票,奇怪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杜马上明白了,中国学生之间借钱时,有时候彼此为了一种借贷的安全考虑,借入者会提供给借出者一张等额的支票作为保障,借出者到了借期期满的时候,直接到银行存入支票即可,算是借钱的一方给出的承兑汇票。

阿杜说:“没有必要吧,等你帐户上有钱了再还我不就行啦。”

丹尼尔一边把阿杜那张支票揣进口袋一边还是坚持把自己那张同等金额的支票塞进阿杜手里,说道:“亲兄弟明算帐,我借你的钱就该给你一个说法。”他不放心地又补充道:“不过你一定别在月底之前去银行存这张支票啊,否则我的帐户上没有这么多钱会因为透支被银行扣罚的。”

丹尼尔借钱成功,心情轻松了许多,说话也流畅了,唠叨说自己钱包在地铁上被偷,巴黎的警察却对这类事总是不放在心上。可可怼他说警察的职责是维护城市安全,小偷小摸不算什么,正常人应该懂得管好自己的物品,警察也不是保姆。老皮特这时赶了上来,说小偷小摸必定是需要帮助的人,市民如果不留神被偷窃了,就当做慈善好了。

三人边走边聊,半天没听见阿杜说话,一转头,看见阿杜还站在原地,仰头望着高高的桅杆发愣。

原来,阿杜刚才听到一群船夫在打赌闹着玩,说谁要是敢从桅杆顶部跳下海里,就可以赢走一千个哦豁。

阿杜听到谈钱,耳朵不由得竖起来,一千个哦豁不算小数啦,换成人民币小一万,从桅杆上跳进海里区区小事,怎么那帮船夫不找我打赌呢。

阿杜抬头看看桅杆顶端,我的天呐,从那里到海面足有十层楼高!这,好像不是一般的危险吧,为了一千哦豁玩命,自己究竟敢不敢跳呢?

他不甘心承认没勇气,自我安慰地想,那是赌注还不够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