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班冠男的身世之谜13(1 / 2)

意外让班冠男的身世成了谜。

意外也揭开了班冠男的身世之谜。

此刻邱波忽然觉得自己对这位老同学的了解少之又少。

他仅仅知道班冠男是在外公家养大的,而且也随他姥娘家的姓。上学的时候还在他小姨家住了几天,应该也得到他小姨不少的关照。

班冠男的生活里,出场的怎么都是他姥姥家的人?他自己家的三老四少呢?也知道他的妈妈死了,是怎么死的,他的老爹呢?邱波没有想过。眼前晃来晃去的朱秘书,让邱波不曾关注的一切,突然成了问题。

当邱波披挂着行囊蹒跚着站在湖边小站的时候,

班家沟里的人们正敲锣打鼓的把班冠男“班秀才”送出了山村。

越过龙门的班冠男是在村里读的小学,学校就在村后山垭里的一座小破庙里,一个班级,没有几个学生,只有两排,第一排的学生课桌和老师的讲桌用的昰同一张楠木香案。

班冠男在第二排,课桌是两条用砖垒起来的方腿,櫈着一个孔姓的老头,捐献的一块薄薄的棺材盖板,老头原本是一位被打倒后又吐上痰的私塾先生,听说村里要兴学,激动地老泪纵横,颤抖不止,大抵是“帕金森”患者,直至吹灯。

孔老捐献棺材盖板的义举,居然令自己的儿子大为不解。班冠男和孔老的孙子,每天都要抬着那块棺盖,迎着朝霞,踏着夕阳往返在上学的路上。

老师是大队安置的一名转业军人。

“麦mai、麦mai、小mei的麦mai”教室的圆窗户里传出了老师的领读声。

班冠男一直都是最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听得入迷,放学之后再跟着外婆补习,班冠男的姥姥出身名门世家,据说外婆的父亲,早年间在善国县火车站下颇有资产,和与资产相应的势力,后来为了躲避近乎手足相残的家庭纷争,在夜色的保护下,拖家带口的逃出城去,躲进了小山沟。班冠男的姥姥到了已婚的年龄,嫁给了村里的二木匠。

班冠男的妈妈一天学校没进,却识文解字,姥姥便是的的老师。妈妈死的很早,班冠男怎么努力都忆不清妈妈长得什么样,只记得妈妈弱不禁风的单薄,枯萎的头发,一脸的菜色,其他的信息都是一些都是那些嚼舌头的人,小心翼翼的说漏了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