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因粗心女儿遭绑架,为护村兄弟谋对策(1 / 2)

遍地烽烟起,自然匪徒多。时间来到一九零七年,随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病倒,不理朝政。大清朝廷更加沦落到了摇摇欲坠之中,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再

加上内忧外患不断地加剧,中华大地,虽然还没有狼烟四起,但当时,已是匪盗遍地。由于各级官员都无心政事,因此社会治安迅速恶化,淮河两岸自然也不例外。位于淮河岸边的韩家湾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既丢失过大型牲畜,也被盗过鸡鸭兔鹅,尽管这种财产失窃案件屡有发生,但都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直到有一天,村中有一个名叫小娟,十三岁女孩的丢失,这

才震惊了包括韩卫国、韩卫华兄弟俩在内的所有村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正值隆冬,这天傍晚,由于小娟的母亲,晚饭打算要做炒白菜,因此,便打发女儿挎着篮子前去村子北边的菜地里薅几颗白菜,小娟自挎着篮子走后,就一直未见

回家。开始的时候,其母还未太放在心上,误认为是小孩子贪玩,或许在半路上遇到了别的小伙伴,而耽误了回家的时间。

左等不见女儿回来,右等还是不见人影,眼看着就要耽搁了做晚饭,小娟的母亲这才不免着急起来,慌慌张张地跑到村子北边,站在高处往白菜地里一望,不要说没看见小娟的影子,就连

整个大地都是空荡荡的。急急忙忙再跑到平时与小娟要好,常在一起玩的几个小伙伴家一打听,大家都说并没有看见过小娟。由此,这才慌了手脚,匆忙找到丈夫陈旺财,将女儿小娟失踪的消

息,告知了丈夫。

尽管此时天已见黑,但陈旺财却不敢怠慢,急忙找来十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壮乡邻,把大家分成两组,一组拿着钢叉梭镖,打着灯笼火把前往淮河岸边追踪,另一组,则对村子北边的水井、

沟渠、池塘进行搜索。

忙忙乎乎折腾了大半夜,两组人马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回到家,经过研究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小娟之所以失踪,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遭到了劫匪绑架,如此,那就只有等以后,再

想办法予以解救,另外一种,那便是失足掉进了水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家就再对菜地附近的池塘、水井,水渠重新进行一下仔细搜索。制定好搜救方案,特地又带上两壶白酒,一伙人首

先来到北水井边,陈旺财也不央求人,在咕咚咕咚灌下几口白酒后,便迅速脱掉穿在身上的衣服,一个猛子便扎进了井中,由于井水并不是太深,面积也不是很大,因此两个猛子扎下去,便将

井中摸了个遍。一无所得从井里爬上来后,顾不上身上寒冷,紧接着陈旺财又向水井旁的大水沟奔去,只听噗通一声,陈旺财又跳进了大水沟里,一边连扎猛子,一边在水里乱摸起来。跟着旺

财同来的十多个青壮邻居见状,一个个也脱去衣裤,各自灌下几口白酒,也纷纷跳进了大水沟里。尽管大伙忍着刺骨的冰水,耐心在大水沟里,从东摸到西,又由西摸到东,挨排摸了近一个时

辰,但仍然还是什么都没有摸着,上岸后,大伙都感到暂时再也没有了别的办法,只有等到天亮后,再另想其它的法子。

回到家,两口子先是伤心了一阵子,静下心来以后,经过反复考虑认为,要想找到女儿,只有依靠大伙的力量才有希望。当下,在自家所住的韩家湾村,名义上管事的是韩姓老族长韩宝亮,

但老族长如今年事已高,最近这几年,已将村里的一应大小事务,实际上都委托给了村里的两个年轻秀才韩卫国和韩卫华。随着年龄的一年年增加,以及不断地打磨历练,韩卫国不仅处理起问

题来越来越老道,而且待人接物也彬彬有礼,热情有加,无论是谁遇上了难事,只要上门找到他,其无不尽全力帮忙解决。陈旺财回想起,去年因为自己赌输了二亩地的事,两口子闹得不可开

交,妻子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后来,就是人家韩卫国不嫌麻烦,先后几次赶赴丈人家,才把自己的媳妇劝说了回来。如今看来,这件事还得去向他求助,方才有可能把女儿重新找回家。拿

拿定主意,第二天天亮后,两口子便结伴朝韩卫国家走来。

由于韩家湾是个大村子,东西两头相距足足有二里地之多,韩卫国家住在村东头,而陈旺财家则位于村子中间偏西,所以昨晚小娟走失的事,韩卫国并不知晓。看见旺财媳妇泪眼婆娑地大清

早就来找自己,韩卫国误认为又是旺财赌输了钱,两口子干起了架。于是,毫不留情地训斥旺财道:“人要脸,树要皮。人要是不长记性,那还叫什么人?这才帮你把老婆劝回来几天,是不是

又去赌输了钱,惹老婆生气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