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一次带队上山(1 / 2)

第一次制盐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当村长宣布第二次上山制盐的时候,所有人有人都是热情高涨踊跃参加。

不同于第一次的秘密进行,这一次完全可以说是公开进行的。

青羊村家家户户相互相处几十年了,谁家日子过的好与坏都是知根知底的,不可能陡然咋富,别人不知道。所以这个秘密是很难守住的。

而且,那天村长拉回了满满一车的东西,已经是隐瞒不了了。

而且村长也没有故意隐瞒的意图。

青羊村几十年来虽然过的贫苦,都是靠着大家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才走到了今天。

......

其实在回来的当天晚上,韩易特地找了一趟村长。

“村长,我已经来到青羊村快三年了。如果不是青羊村里的人百家饭把我养大,百家衣没让我冻死,我的尸骨现在不知道是躺在哪里了?青羊村大家的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这一次在青羊山上发现盐池,是一个能让青羊村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机会。我想把制盐的技艺公布出去,让大家都能上山制盐,都能过上好日子。”

韩易眼里目光闪动,非常的诚恳,激动。

听到韩易的赤子之言,村长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其实村长在第一次制盐成功之后就已经有这种想法了,只是碍于韩易是制盐技艺的传授者,没有经过韩易的同意,村长也不好公布出来。

今天想不到,韩易主动提出来了,实在是说到村长的心里了去了。

隐蔽在一旁的赵不易听到韩易的话,也不禁暗自点头,知恩图报,是一个值得造就的孩子。

.......

于是在第二天,当村长公开宣布第二次上山制盐的时候,才有了这青羊村前所未有法人景象。

不同于第一次。

第二次的规模更大,至少有五十人,几乎是村子里的全部青壮劳力,这一次的目的是要在盐池周围建立一个稳固的营地。能把制盐这项工作长久的的开展下去,成为青羊村的聚宝盆。

这次的带队首领不是孙大叔,村长决定安排这一次是由韩易带队。

自从村里人知道是韩易把制盐的技艺传授给大家的,就没有人敢把他当做一个少年,而是把韩易当做一个值得尊重的成年人看待。

第一次跟着韩易上山制盐的人,也大都在这一次的队伍里。

第一次制盐的经历,让他们对韩易是心悦诚服,他们敬佩这个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少年。

在这五十人的队伍里,他们几个是对韩易马首是瞻,可以说如果有谁不服气,敢跳出来,他们几个会让自己的拳头让人认清谁才是队伍里真正的首领。

本来这么多人的队伍,几乎全村的青壮劳力,由村长带队才是最名正言顺的,再不济也是由威望很高的孙大叔带队。

但是这一次村长是力排众议,指定让韩易带队。也是有村长的深意的。

韩易这孩子来到青羊村快三年了,可以说是半个青羊村的人,但毕竟是个外来的,天然上就隔着一层。如果年龄再大点,娶了青羊村的姑娘,当然算是青羊村的人。但现在还小,没有到成亲的年龄。想要让韩易尽快融入青羊村,就得树立韩易法人威望,让青羊村的人敬佩才行。

还有村长知道韩易是个才华横溢、胸有沟壑的人,青羊村是个小地方,浅水难养大龙。希望再小也要去试上一试。村长就想到要将全村都交给韩易,让韩易将来继承村长的位置,好让韩易能留在青羊村。

村长,事前已经找了孙大叔商议,孙大叔自然是极力的支持。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浩浩荡荡的人群,在前面领头的是一个少年。

不同于上一次,这一次大家早早的做好了上山的准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