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钟牧阳给付汝海打电话,借了一间两千平的闲置厂房,房租的事以后再谈。

钟惊涛给供货商打电话,要了所需的辣椒及各种调味料还有大料五六百斤。

谢北国根据钟惊涛的熬制流程设计流水线草图,带着十几人的团队用一机厂的设备试制,加班熬了大半宿,流程草案就出台了……

周楠苼给娘家打电话,扯了几句家长里短,话里话外店里生意很好,一天净收入三百,显摆了一通,末了说晚上记得看晚间新闻,问她看啥,她还卖官司。

晚上七点半新闻联播结束,地方台的晚间新闻都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谁家不看?

闺女专门打电话来说,肯定是新闻里有什么猫腻。

老两口心烦闺女婿,对亲闺女还是疼的不得了,嬉嬉笑笑说几句两个孩子了还长不大。

等吃过晚饭两口子就守着电视机,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的看着晚间新闻。

“这是亲家?这小子,是涛涛?”周明哲趴在电视机前,指着跟在姚市长右手边的老头,又指了指第二排中心位置上,看似像领导随从的小年轻。

老两口擦擦眼镜,可不是亲家翁和闺女婿么?怎么跑去红喜奶业陪着市长视察了?

这一机厂跟红喜乳业怎么又搅合到一起去了?他们一时半会儿想不清楚。

毕竟这事儿就连当事人,姚福山和红喜乳业都想不清楚……

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视察的领导被热情的工人围住,钟惊涛接过吉他信口胡吹,说的还头头是道,转而开口领着几百工人齐声合唱,唱的还那么的点题,精彩极了!

丈母娘和老泰山等这段新闻播完了都没回过神来,愣了好半天。

电话铃响起,大儿子打来的,张口就问看没看晚间新闻,是不是钟牧阳和钟惊涛爷俩?

肯定是啊,周明哲把下午幺妹打电话让他们看晚间新闻的事说了。

老大哼哼几声挂了电话,肚子里也不知道琢磨什么,估计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明白。

紧接着周楠苼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妈,哦,爸,看到涛涛了不?”

周明哲蒯着额头问:“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公公早上陪涛涛去红喜办点事,正巧遇上了呗。”

这事就是场误会,钟惊涛跟她媳妇都当笑话说,周楠苼跟她爸可不想说实话。

不然白瞎这个给男人露脸的机会么?就得让他们去琢磨,谁让他们看不起涛涛的,哼!

周家打从头就知道钟牧阳有能耐,不然也不能答应这门亲事,只是亲家翁做事六亲不认,闺女的工作没安排好,让他们心里不是滋味。

“让涛涛接电话。”

“他在厂里呢,婆婆要弄个辣椒酱生产厂,他跟人设计生产线,晚饭都没回来吃。”

怎么亲家母要办企业?左右没从闺女嘴里掏明白原由,就看钟牧阳退下来都快六年了,遇上市长视察企业还能把手言欢,一起考察,就说明人这背地里的关系硬。

难不成亲家翁这几年是在刻意韬光养晦呢?不然怎么突然又出山了呢?

越琢磨越有这个可能!刚卸任就跑去建厂,这玩意儿谁经得起上边查?

悄无声息的缓上几年,等风头都过去了,关系又还都在,再出来办事不正好么?

周宗睿手摸着电话,犹豫再三也没给妹妹打电话过去询问,但心思却又活泛了起来。

钟牧阳在任时,一机厂的主体业务和款项他捞不到好处,但随便一个副产项目资金流水,就能帮他媳妇完成行里一个季度的业务指标,过过手的事。

一机厂又要重新搞副产了?不然八竿子打不着的他们跑去红喜干什么?

这事说实话真没人信,他们爷俩跑红喜去谈一个米线店的风味儿奶铺货?

一机厂借给钟牧阳的车间里,切割机一直响个不停,车床也开足了马力在车削工件。

钟惊涛本身就有技术,谢北国那边出了图纸,他这边开工就能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