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池城45(1 / 2)

“原来是这样。”朱棣点了点头。居延海是汉朝出击匈奴的前沿阵地,也是朱棣北伐塞外的重要中转地,朱棣对居延海还算比较熟悉,知道居延海确实是存在这种情况。

“你叫什么名字?”朱棣问道。

“回大汗,微臣池城。”青年高声道。

“好名字,池城,本汗问你,这事有法解决吗?”朱棣问道。

“有肯定是有的,只要修水堤,筑大坝就行。”池城道:“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大汗您要在开春前播种下粮食,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朱棣轻轻点了点头,“那依你的意见本汗该怎么做呢?”

“臣的意见是挖水渠,引居延海湖水灌溉,就在黑水城城外就地开垦农田。”池城道。

“其他人呢?有什么建议?”朱棣在沉思片刻后看向其他人问道。

“臣等附议。”另外九人都高呼道。

“附议?”朱棣站起身往前走了几步后呵斥道:“你们恐怕压根就连居延海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吧?”

见朱棣发怒,九人都吓得跪伏在地上连声求饶。

“哼,本汗给你们时间,七天,不,十天,本汗给你们十天时间,不管你们是去查阅资料,还是去走访,又或者去居延海实地考察,十天内你们每个人都必须得给本汗拿一个方案来。”朱棣指着这些人的鼻子大声说完,这才一挥衣袖,重新坐了回去。

“是,大汗。”一群人都跪伏在地上连连磕头,对他们这些在大明官场上不得志的人来说,朱棣此举绝对算得上是龙颜大怒了。

袁斌则偷偷抬头看了朱棣一眼随即又立即收回目光。

此时的朱棣太霸气了,让袁彬一下就记起小时候远远看见永乐大帝时的那眼。

“池城你留下来,其余人退下。”朱棣挥手道。

“是,大汗。”一群人立刻躬着身子退出了议事厅。

“池城,这十天你也和他们一样,再深入的调查一翻,十天后一样拿出一个准确的方案给本汗吧。”等那些人出去后,朱棣就和颜悦色看着池城道。

“大汗,您具体是要做什么?是要大力发展农耕吗?”池城问道。

“不行吗?”朱棣问道。

“可肯定是可以的,比如说小麦,我们汉人栽培小麦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塞北土地肥沃宽广,非常适合小麦的大规模种植。”池城恭敬道。

“小麦嘛?”朱棣皱了皱眉。

“即便是在大明,小麦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整个大明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口是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小麦的重要性甚至还在水稻之上,但大汗,您可知道事实上我们大明的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中,只有小麦不是起源于我们中原大地?”池城见朱棣皱眉立刻拱手道。

“哦?”

“小麦的起源已经无从追本溯源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小麦最初一定是来自于比居延海更加严寒的寒冷地区,是经过无数先哲一代代精心的培育后,才最终适合上中原地区的土囊的。”池城恭敬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