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臣心事(1 / 2)

王直到底还是没能够亲自披甲上阵。

因为于谦回来了。

这一战,于谦借大明皇帝的死,率大明哀兵虽然打出了逍遥津八百破十万的气势,但瓦剌都是骑兵,跑起来行动如风,而大明京都二十六卫都是老兵。

瓦剌铁了心要逃,于谦就是把腿跑废了也追不上。

“此战,臣率京城二十六卫,于德胜门下大溃瓦剌联军,其中阿剌知院部几乎全军覆没,臣率大军追击瓦剌联军数里,事后打扫战场统计,共斩首瓦剌军六千,俘虏瓦剌士兵万余,共计缴获战马七千余匹......”于谦浑身浴血跪伏在孙太后面前,但说话声音依旧中气十足。

孙太后亲自上前搀扶于谦,“此仗全依仗于大人,于大人快起来让哀家看看有没有受伤。”

可于谦却依旧跪伏在地上不愿意起来,“太后,臣有罪,皇上...皇上殡天时,臣当时就在城墙之上,却没有救驾,臣罪该万死。”

孙太后站直身子,转过身去幽幽道:“不怪你,皇上的事哀家知道了,他能于两军阵前以性命铸我大明风骨,大明皇帝的名节算是保住了!”

胡濙、王直等一众朝臣都跪伏下去,高呼道:“请太后节哀。”

孙太后仰头望着远边残阳如血的天空,十分落寞道:“皇上都没了,哀家怎么节哀?”

“既然不能节哀,那就让瓦剌也节哀。

臣请太后准许,让臣调集京城余下八城守军,彻底歼灭瓦剌大军。”于谦抬起头再次请战道。

“还不够。”

“瓦剌八万人,远远不够偿还大明皇帝的性命,远远不够偿还大同战死的五十万大军的性命。”

孙太后猛一挥衣袖,转过身单手指着远处如血的残阳大声道:“于谦,哀家要你举大明倾国之兵荡平漠北,哀家要你马踏祁连山,本宫要让瓦剌六畜无藩息。”

孙太后此言一出,朝臣们先是惊讶,紧接着就一个个磕头如捣蒜道:“太后息怒,太后息怒啊,太宗永乐大帝五征漠北都未能彻底打败瓦剌,如今大明的国力是真耗费不起了。”

孙太后目光扫过群臣,最后目光又落在了于谦身上,“于大人你怎么看?”

众人立即都眼巴巴看向于谦。

太后支持打,于谦身为大明的兵部尚书,若他也说要打,那便谁也阻拦不了大明兴师动众了。

胡濙望向于谦道:“于大人,你是永乐年间的进士,永乐一朝,你可是还曾作诗劝永乐大帝为天下黎民收敛其好战之心。”

于谦抿了抿嘴,这事他做不了决定,还要回去再想想。

“太后,瓦剌不仅是一个势力,还是一个民族。

这场仗只要一打起来,便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灭国之战,只要举兵,就要做好打上十年、二十年的准备。

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需要皇上圣裁,也需要给臣时间三思。”

于谦此言一出,除了几个从永乐一朝走过来的老臣,一众朝臣都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

只要于谦这个永乐一朝敢醉酒题诗骂皇帝,正统年间一介书生敢提剑上马杀敌的二愣子不直接支持孙太后就行。

胡濙、王直等几个历经四朝的老臣则相视一眼,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