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此诗之人,是我心仪之人!(求月票!)36(1 / 2)

诗词墙之上,

虽然都是入选的诗作,但也分高下。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诗词好坏,是能评出一个高低。

诗词张贴的越高,证明这诗词越好。

这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当之无愧的被张贴于最上方。

而之前张贴在最高处的几首诗词,直接被全部下移。

根本不配跟这首词呆在同一个水平线。

而且,没有任何的争论声响起。

当之无愧!

“发财发了发财了,想不到一条腰带。”

“竟然值十两银子,今日真的走了狗屎运!”

这时,方才供给李青峰笔墨的小厮再次回到广场。

随后他便发现,这广场突然人数增长了许多,围成一团,正在热烈讨论,观摩木板上的一首诗。

他也凑了过去小心翼翼的听着。

随后得知,是有一首千古绝词上了墙。

他也朝着诗词墙最高处看去。

这不看不要紧。

一看这小厮便发现,那是自家卖的宣纸。

这诗词也很熟悉。

虽然不识字,但字是有形状的,能看出大概。

就是刚才那个卖他腰带的公子所写。

小厮大喜,当即大喊:“这首诗,是方才一位公子,用小的笔墨写出来的,提供笔墨,五十文!”

“我出五十。”

“给我来,我要再写一首。”

“我来我来,别挤我。”

要不这小厮能赚钱呢。

周围还没入选的文人一听,纷纷围了过去。

仿佛用他的笔墨,就能沾沾文气,入选诗会...

除此之外,

现在这广场的人还在逐渐增多。

不管是入选的,还是没入选的。

许多才子都呼朋唤友,前来瞻仰这首词。

不少还在客栈喝酒,吃饭的人,也纷纷来了。

其中,也包括朱棣、朱妙妙、徐妙云三人。

他们之前三人在醉仙楼雅间。

随后便看到许多书生朝着诗会的地方匆匆而去。

便也放下碗筷,一同前来。

“让一让,让一让,别急。”

在朱棣的高大体格的保护下,三人来到诗词墙之前。

当目光落下后,三人也同样被震撼到了。

“好词!居然能在入围赛之中,见到如此妙的词!”

“仅仅是入围的诗词,便足以夺魁了!”

燕王妃徐妙云美眸微张,目光牢牢不放,万分诧异。

一般来说,入围诗会,不会真拿最好的东西展现。

好的诗词,该留在诗会中压轴。

然而眼前的诗句,只要有文学素养的人,就能看出。

别说压轴了,这直接就能夺魁!

居然放在了入围之中?

这说明,这位才子应该还有更好的诗句!

“果真是好诗词啊。”

朱棣楠楠说道。

他自然也是准备了诗词前来参赛的。

这次诗会,朱元璋要求在京城的皇子都要参加。

大哥朱标也是嘱咐了一句。

朱元璋从小对子女都很是严格。

他认为,胸中有笔墨,才能掌控天下。

除了要读书之外,这诗词也是要会的。

老朱一家子都是诗人。

自起义的时候,朱元璋就不断模仿诗人写诗。

至今,朱元璋已经写了三十六首诗。

朱棣感觉这段时间父皇对他的态度有些不对劲。

便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冥思苦想,也写了几首。

但现在看来。

自己的诗词跟上面的这位比起来,如云泥之别。

“三妹,此词甚妙啊,你怎么看?”

“三妹。”

“三妹?”

当朱棣叫几声没回应,便转过头,朝着朱妙妙看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