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2)

升学考试那天佟敏心情十分忐忑,早早为陈星准备早餐。陈星自信满满,可以说有些随意,把考试看成一场游戏一般。临场表现确实出色。不知是老师押题准确,还是平日积累有效。陈星对于试题现手拈来。

出了考场一身轻松。他流星大步而去,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发挥不错的好消息告诉妈妈。

佟敏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到了揭晓成绩的那日,陈星到是紧张了些。他心绪不安,可面上表现十分从容。耳朵里关注着同学的对题目的探讨。等到老师公布成绩时,大家露出紧张地神色,双眼紧紧盯着讲台。虽然只是小学升初中,到班主任对于自己六年的辛苦尤为重视。一个个都已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这最后一年的努力,让老师觉得辛苦的一学年都是值得的。这是她作为一名老师最值得骄傲的。辛苦和回报成了正比,这也大概是运气给了巨大的帮助吧。一次侥幸的押中题目,让全班分数拔高了一筹,也改变了一群学生的命运。只是或好或坏。

接下来的暑假,陈星异常轻松。一直到初中的分班考试他才迎来真正的困境。对于陌生的题目,他凭着自己的思想去回应,可是会偏离标准答案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切都上了烙印一般,一切按照他规定的样子前行。你要不偏不倚的落在那个规定的位置上,让一切都像一道完美的流水线。人生的轨迹也就是这样到了头。可思想的大脑却在不停的反抗。用最无力的抗拒来表述自己如何看待世界,但世界却莞尔一笑。

上初中的第一天,陈星就因为兴奋过头,失眠啦。可想而知,迟到是必不可少了。在班主任慷慨激昂的讲述自己对于你们这群新同学的信心,及对未来的期待。陈星外门打了声报告,与班主任的洪亮的音色相比显得尤为娇弱。班主任沉浸在自己的想象的音浪声中,于是,陈星吸足气,大吼了声:“报告,老师,不好意思,我迟到了。”这一气势顿时让整个班级鸦雀无声,班主任愣在讲台上,接着底下响起一阵欢笑声。

班主任招了招手,示意陈星进来。陈星低着头走了几步,把头抬起来要坐在那个地方好。一旁的新同学指了指,说道:“那里还有个座位。”

新的学期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个学期,一切都是新的,大家认识新朋友。在这个荷尔蒙爆发的年纪,一切都显得有趣。男生活力充沛,女生可爱动人。

对于起初的校园生活没什么可说的。陈星依旧是个把学校生活和私下生活分割的人。在班里也不愿意刻意表现,但架不住一次次意外的降临,让他表现一番。可能在这些之后,他赢得了女生的青睐。可他固执己见又略带的大男子主义,总让人有些不舒服。

其中就得罪了班长徐盈盈。在这个臭美的年纪,自恋总显得极为正常。如陈星说的“我这个年纪不自信,难道要等七老八十才去吞吐世界吗?”他的莫名自信,与他的深沉自卑,就像一对魔怔是的,让人又爱又恨。这可能就是他总让人不悦的缘由吧。当然对她大有好感的也大有人在,如王燕燕就是其中之一。王燕燕觉得他风趣幽默,虽平日性格是有些古怪,可也别有一股男子气概。

陈星对女孩的心思上总是挥之不去安亦的身影。到不是说他喜欢像安亦那样天生丽质的女孩,而是刻意去回避与安亦的相同姑娘。像班花郑萱萱的可爱面容就和安亦的甜美十分贴合,他心里本能的厌弃。

第一个学期就这样在陌生到熟悉而厌恶中度过了。

短暂的寒假,陈星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大概是家庭原因。平日除了看电视就是看书,最开心的事,就是去镇上图书馆。

图书馆是座三层高楼,外面看去一层是一整体的长方体,中间有序的坐落着窗台,二层也是个长方体,斜了九十度落在一层上面,三层比其他两层要高些,角度和一层水平,从大楼最外侧正面镶着镇图书馆一个黑体大字;一层大门是自动玻璃门,上一段双极台阶,后就是大门和自动人闸机。室内是简洁的白色长吧台,吧台前是摆着一堆热门书籍。在往内就是排排书柜,最里边是上二楼的大理石楼梯。二层、三层都是这样的规制,只是把不同的书籍分门别类了而已。

陈星在平日无事可做时就来到这儿看书或者借。

一日他在浏览书目的发现了一部《来自远方的书信》说中大致是说:一个女人在旅途中认识了一位朋友。突然有一天收到这位朋友的信件,得知他对方患了重病。在这位朋友人生的最后时光,主人公一直和他保持信件来往,以鼓励对方,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陈星对于这种真挚的友情极为热衷。看书时,读到古有管鲍之交:鲍叔牙不因管仲自私自利而生气,不因管仲才能大于自己而妒忌,还举荐给齐桓公。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之义。对于孩童之间天真的嘻戏本能的抗拒,在青春年少之时要有理想,有远见。

人总是生活在他自己所能认知的阶层。这就是动物的本能天性,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类大脑的思维,促使动物做着他认知决定的事物。往往相同属性的人会和相同属性的人在一块。陈星内心像水面结着一层的薄冰,脆弱易碎,所以他把自己的家庭保护的极为隐秘。这也是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这是可悲的,在他童年时期除了安亦外,没有人真正的走进他的内心。他像个幽灵一般流荡在社会的冷酷漩涡之中。现有的规则成为一种枷锁把他桎梏其中,任其在俗人的目光中如提线木偶般摆布。

父母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只要把书读好,以后才能赚钱,才能有出息。这可能不能全对,但确实能解决大部分生活的问题,总是给人以某种目标来寻求心里上的安慰。彼此把这种安慰当做一种动力来印证它。比如父母都爱在亲朋好友面前显示自己孩子优异的成绩,把985或211当成一个门槛,已达到此目标为荣,既而互相攀比。

陈星原本对学习的兴趣在无形间,和大家绝对的功力的认知,还有升学考试的幸运性而感到挫败,各种原因相互作用,既而家庭环境本来的低下阶层,其本人在外部世界认知中明白阶级的无法突破性。促使学习上的动力的减弱,进而造成成绩直接下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