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的老屋,我的家(1 / 2)

侯大国看见方博,问道:

“方博,我家侯小健怎么没和你一起放学?”

侯大国说话时,嘴叼香烟,发音清晰,丝毫不影响他吞云吐雾。

“侯叔,小健今天值日,打扫完卫生,才放学。”

这时,一个穿着七二制式白色警服、墨蓝色长裤、戴白色大檐帽的中年民警走过来。

侯大国和方博的目光,都定格在这人身上。

此人名叫陆志军,是这一带的片警。

侯大国和陆志军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两人关系铁得不一般。

方博平日去侯家玩耍,经常遇到侯大国与陆志军喝酒、下棋。

方博与陆志军相熟,便主动打个招呼:

“陆叔好。”

陆志军微笑点点头。

侯大国叼着香烟,从衣兜掏出一盒大前门香烟,给陆志军敬一支,钢音打火机“嘎嘣”一声,给陆志军点上火。

陆志军咂巴一口大前门香烟,瞄一眼夹在食指、中指间的大前门香烟,开玩笑道:

“老侯啊,你兜里是不是揣着两盒烟,给领导敬烟,才掏中华烟吗?”

侯大国叼着烟吸一口,笑道:

“你咋不说我怀揣八盒烟。”

这是一个当时的笑话:

说某人经常怀揣两盒品质高低不同的香烟,自己抽烟,或给领导敬烟,用好烟;遇到无足轻重的人,敬烟就掏出普通香烟。

陆志军接着奚落发小:

“我说老侯,你都号称菜王了,抽个中华烟,才有菜王范儿嘛。”

侯大国两手背在身后,嘴叼香烟,咂巴着吸一口,呲着嘴说:

“我也想抽中华烟,做不到啊。”

陆志军开玩笑:

“你这人,赚那么多钱,还抠抠搜搜的,抽个好烟都舍不得,你是留着票子,数着玩儿吗?”

侯大国无奈说道:

“好烟谁不想抽?抽中华烟的钱,咱还是有的,可搞不到烟票啊,你给我搞两张?”

陆志军微笑:

“我自己还缺烟票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普通香烟在商店都能买到,中华烟、茅台酒之类的名烟名酒,还在凭票供应。

侯大国诉苦说:

“老陆,不瞒你说,我昨天和一家农场场长谈生意。

我给场长敬一支大前门,人家顺手扔在烟灰缸,丢给我一支中华。

奶奶的,臊得我满脸发热,那叫一个难受啊。”

陆志军说:

“这种场长,特权思想严重,爱摆谱,真他妈该撤职。”

方博仔细听着两人的对话,脑子转得飞快。

在凭票供应商品的年代,人为因素大过供需规律。

号称菜王的侯大国,兜里有钱,照样抽不上中华烟。

越是稀缺的东西,越有交换价值。

烟票里面有商机哇!

盯住!盯住!

方博一脸同情说:

“摆谱是一回事,展示实力又是一回事。

生意人应酬,有时候讲点排场,展现自己的实力,这样谈生意时,人家才会认真考虑你说话的份量。”

侯大国和陆志军同时一愣,他们没想到中学生方博,会发表这么老成的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