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夜色弥漫(1 / 2)

“这是?”子骏问,他显然注意到那颗上好的夜明珠。这些年来,他的兴趣渐渐放在和刘更生一起编撰山海经,见过很多的珠宝,但这么大,又很深沉的珠子还是头一次看到。

“地图上印着古柏林的出口和破解之处。”傅太后喝了一口茶,“至于珠子,事成之后,为你所有,就当是让你再多跑一趟的报酬。”

“无功不受禄。”子骏惶恐地说,“再说稚游是我多年的好友,再去那里,也绝不是为着这颗珠子。”话虽如此,他现在却隐隐约约地感到以稚游在傅家的地位,现在情势渐渐地反客为主。此时,傅太后非但不计较他们多管闲事,跑到那个几乎可以成为禁地的地方,还有求于自己。

“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立刻动身,我派一支护卫队跟着。”傅太后低声说,“只有一点,绝对没有下次,不要撺掇着稚游去任何冒险的地方。”

“怎么会?”子骏正想分辨几句,一时之间也辨不清他和稚游谁先提议的,又看到傅太后那似笑非笑的眼神,缄口不语。他把地图小心地装好,又认真地说,“这颗夜明珠,终归是要交给稚游的,我绝对不是为着这颗珠子。”

傅太后点点头,他放心地转身前去。对方自是心里有数,刘更生虽为刘氏皇亲,实打实的宗室后裔,却是个十足的老学究,所有的精力放在编撰和弹劾外戚上。和那些前朝婕妤、太后的威胁相形之下,简直不用多提。但这个事也提了个醒,稚游有子骏这种好奇心极为强的朋友,终不是个办法。她思量片刻,叫来一个亲近之人。

“黄门郎一职最近很闲吗?”

“那倒没有。”来人摸不着头脑,惶恐地说。

“中垒校尉刘更生最近做什么?”

“不知在编撰些什么古书,一头钻进天禄阁。”

“他的儿子呢?”

那人终于领悟到是在过问子骏,“没什么特别,想必他的兴趣不是山海经,就是左传。”他一边说着,一边注意傅太后的神情。“要盯紧点吗?不过太后放心,他们父子的全部精力都在藏书之中。”

傅太后不置可否,她慢慢地喝着热茶,夜风已起。

“再多找一些书籍运往天禄阁、石渠阁。”她心里想到,如果忙起来,就没空和稚游一起惹是生非。

“是。”对方毕恭毕敬地说。

夜深,暮色笼罩之中,子骏快马加鞭赶往古柏林,身后跟随着十几个精锐护卫。他并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哪种局面,稚游在林子中能否碰到蔓湖。此事想多了终究不妥,又何尝不想陪在她身边的是自己。但正如稚游所说,如此这般才能从傅太后手中拿到机关所在。

此时此刻,他既想要蔓湖和稚游呆在一起,安全些,又不愿意他们离的太近,正是左右为难,只得把全部精力放在火速前往。

夜色渐渐迷茫起来,他听到两边蟋蟀的声音,风吹着远方的古柏林,树叶沙沙响,发出波浪般的声音。在这无边的涛声之中,居然可以准确无误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蔓湖。”

“稚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