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心知(1 / 2)

“坎。”稚游不经意地说,又生怕蔓湖误以为他对眼下的局面不太满意,立刻补充道,“刚才在府尹那里听说这篇片古柏林是根据八卦中的坎为水特意修建的,但他除了知道是坎这个卦象之外,旁的一无所知。”

“坎为水?”蔓湖重复一遍,她幼时读过几遍《易》。当然,稚游虽然好学,毕竟关注和着重点并不在此。他和子骏的兴趣爱好不同,对方看得更加广泛,不光有传统的诗书礼易,喜欢看的《左传》,还包括山海中的神怪、五行学说等。

“你知道这个?”稚游看着她。之前,子骏在听到“坎为水”时一时之间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他们几个当中,对于易最为熟知的莫过于子骏,其家学之渊博,即使在汉朝,除却斑马,也很少有能够比肩的。

蔓湖不置可否,她也找了根树枝比划着,“如果是基于坎为水,范围就缩小了很多,只有天水讼、泽水困、火水未济、雷水解,外加上风水涣、坎为水、山水蒙、地水师。”

“你知道的还真不少。”稚游心悦诚服地说,“我本来还以为你……”他突然停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以为我只会一言不合就动手?”蔓湖没有抬头,还在聚精会神地比划着。稚游关注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作何解释?”

“去掉天水讼、泽水困、火水未济,以及坎为水、地水师,这些卦象都昭示着困难局面。”

“没想到你对易很有些心得。”

“略知一二。”蔓湖还在想着,“剩下的就只有雷水解、风水涣、山水蒙,到底哪一个才是解神呢?”

本来,稚游熟读六经,他只是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其它,以及老子学说,因此不能做到触类旁通。

“可能是雷水解,毕竟其中有个解字。”蔓湖想了想。

“也可能是山水蒙。”稚游突然认识到,不能把找到出路的任务完全放在蔓湖肩上,他的头脑飞快地转着,“你看,‘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就听你的吧。”蔓湖虽然很有主见,但对稚游渐渐升起的好感让她不能无视对方的感受,而且在这深夜之中,相依为命的感觉油然而生。她决定要听面前这个男人的话。

“坎为险,艮为止。止险,其用意或可在此。”他们往艮的方位走,稚游想起有必要在交代几句,他转身看着蔓湖,认真地说。

“找不找得到路也不要紧。”

“为什么?”蔓湖问,虽然两人在一起,心里无比妥帖和熟悉,但困在此终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子骏已经回去搬救兵,太后会派人来救,这个阵本来就是她命人而设。

“恐怕她不会放过我。”蔓湖低声说,“忤逆过太后的人,向来不会被忽略。”

“这倒是,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一点。”稚游挠挠后脑勺,“不过你放心,她并不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这是其一;其二,救兵也未曾见过你,只当你我是同行之人。再者——”他没有往下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