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神掌九式练成六式36(1 / 1)

开始修炼般若神掌九式后,李行素发现修炼的难度突然就大大增加了,就算是对于在子善和子敬眼里的神人李行素来说,学习起来也非常艰难。修炼的速度马上降低到自己都差点无法忍受的地步,已经快三个月了般若神掌九式第一式竟然没有丝毫登堂入室的意思。

看到李行素的情绪一度有些急躁,弘智禅师跟他说自己学习第一式就用了三年多,这还被自己的师父夸奖了。李行素这才知道般若神掌九式确实与般若掌的难度是天壤之别,于是开始静下心修炼,不再着急求成。

子善和子敬两人幸亏得以跟在李行素身后一招一式的模仿照做,相当于李行素手把手地教,这才能够勉强继续学下去,否则两人都会因为完全找不到学习的思路,一直无法提高,根本发不出超出自己能力的掌力而直接放弃。

般若神掌九式难就难在用身法和步法控制,从而可以增加掌力输出上,因为一个人的最大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你一招能发出多大的力量实际上是定数。如果你想增加招式的力量必须借助身法和步法的配合才能增加掌法的威力。可是这个矛盾比般若掌三十六式难得多,前者是研究如何发挥出招式的最大威力,而这个是要求发出超过自己最大能力的掌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投掷标枪,如果他站在地上不动来投掷,那么他可以投出一定的距离。如果想超过这距离,除了通过刻苦训练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助跑来增加投掷的距离,而这个更容易实现,而且效果也更明显。般若神掌九式就是运用的这个规律,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具体运用的到攻击超过自己实力将近一倍的敌人时,就不是我们说的这么简单了。投掷标枪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动作,自然很容易实现利用步法身法增大投掷距离,而武功技法跟投掷标枪从复杂程度上来说超过了两个数量级。

般若神掌九式的起手第一式叫做“佛莲初现”,这个招式要求围着对手快速旋转,要按照佛祖莲花台八个花瓣围绕着莲台的形状,逆时针的方向连续迈出八步,每迈出一步的同时向莲台中心出掌进攻一次。这一式要求身法步法速度极快并且招式配合默契,双手分八个方向连续攻敌八掌。每一掌大约能够发出自己最大掌力接近四分之一,以八掌对对手一招,这招掌法是以连续八次发掌的堆积增大力量的方法,即使不能伤敌,也不易为敌人所伤。

李行素刚开始学习“佛莲初现”的时候,迅速迈出八步打出八掌,结果由于八掌之间的间隔很小,每一掌只能发挥出八分之一的掌力,这样最终总的掌力没有任何增大,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他以为是自己的速度不够快,因此不断地加快自己步法身法的速度,经过三个月李行素的速度已经快的飞起,子善和子敬甚至都看不清他的身影,但是最终掌力仍然没有任何增加。

这时候李行素明白了,根本就不是速度的事。这个般若神掌九式应该有一个诀窍,只有弄清楚诀窍或者原理之后,才能短时间内练成。如果原理没弄明白就胡乱地反复练习,那就纯粹靠熟能生巧地碰运气,恐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练成。李行素问过弘智禅师,他说没有什么原理秘诀,只需头脑灵活加上勤学苦练即可,李行素这才明白为什么他需要三年才能学会这第一式。

李行素由于将弘智禅师的演示都记在脑子里,他不停的在大脑中回放师父的招式,结果他依然觉得招式的速度还是太快看不清,于是他强制大脑放慢速度回放师父的招式,结果经过几次的试验之后最终成功了。

经过最慢的十倍的慢动作回放,他发现弘智禅师的招式速度其实并不是太快,但是手脚配合的细微时间差让自己忽略了。弘智禅师的每一招看似脚步与手上击掌同步,但是经过在大脑中十倍慢放动作回放来看,实际上手上的动作要略慢于步伐。而且可以明显看出,他在迈出脚步的同时,劲力经过小腿传到大腿,再经过腰腹传递到胸背,然后带动上臂传递到小臂,最终到手掌发力,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有一个微小的时间差。有了这个微妙时间差才能让腿上的力量传递到掌上,这个时间差要反复摸索才能找到精妙的控制点,才能达到掌力倍增的效果。

如果不能发现这个微小的时间差,那就只能靠熟能生巧,以弘智禅师天资聪慧,三年能够学会已经算很快了,否则五六年才能学会也很正常,多数人没等学会可能就放弃了。

明白了手上发力和身法步法的关系的这个道理之后,李行素练习起来这才事半功倍,甚至好几倍,但是由于精妙的控制这些动作的时间差难度依然很高,就这样他还是又经过四个多月才终于学会了“佛莲初现”,可以发出了近乎双倍的掌力。

般若神掌九式的第二式名字叫做“宝塔佛灯”这一掌通常是连接第一式,与第一式围绕对手不停行走不同的是,站在中间位置不动而身体快速逆时针旋转一圈,双掌近乎同时连续击出六掌,就像六面佛塔的灯光,跟第一掌相比,每一掌的力量加大,掌数变少。这一招的出掌虽然变少,但每一掌难度却比第一掌难上不少。

对手只在一个方向,而你向六个方向发掌,还要击打到对手身上,因此需要步伐和招式配合的更加精妙。这招是运用身法的甩劲增大了掌法的力量,整体力量略超第一式,难度与第一式相差不大。由于原理与第一式基本一样,有了第一式的经验,李行素学习第二式的效率大大加快,结果只用了五个多月就学会了。

接下来李行素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从般若神掌九式的第三式“佛乘四象”的四个月,第四式“佛问阴阳”的修炼时间缩短为三个月,这两式的难度与前面两式基本相同。

最后两式又比较难了,由于武学原理有了明显变化,不过由于李行素已经找到了如何寻找招式的细微变化之处的办法。结果第五式“送佛归西”花费了的五个多月,第六式“佛光返照”超过六个月才学习完成,这两招一招一比一招厉害,也一招比一招难度增加。李行素练习这两招前问过师父,他说这两招他学习了十年之久。

另外三招缺失的分别是第七式“天佛降临”、第八式“我佛慈悲”和第九式“佛法无边”。

子善和子敬终于在李行素学会了般若神掌九式的前六式之后,依靠李行素的指点终于学会了第一式。两人学会之后高兴地跳了起来,不过他们两人学会了这招已经精疲力尽了,知道李行素一走,自己不太可能继续学下去了,特意去跟师父报喜。弘智禅师也很高兴,将两人安排去罗汉堂报道任职。

两人去罗汉堂报道的时候不但一点怨言都没有,还非常感谢李行素的帮助。他们知道跟李行素比,自己两个人确实不太适合修炼《般若神掌》,而这个事实他俩三年前就接受了。如果没有李行素,两人就是到现在恐怕也就刚学会般若掌三十六式,并且无缘般若神掌九式的学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