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竖子请命(1 / 2)

“你去?”张之让听见张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仿佛听了一个笑话,冷哼一声,“你先把嘴角的面条擦了再说话!”

张澈抹了抹嘴,尬笑一声,“爹,我去救董管家,顺道把木材要回来!”

张之让见张澈一脸严肃,不像儿戏,心道:难不成这小子是认真的?改邪归正了?随机转念一想:老子我一定是茶喝多了冲昏了头,这混小子从小养尊处优,没受过一点坎坷,现在也怕是烂泥扶不上墙。但看张澈神色毅然,倒也不像是在说笑,随即叹息道,“如今木材和董掌柜被扣,知府那边单子又崔得紧急,可是有些难办。澈儿,你就不要再添乱了,明日你哥哥和我同去,你只需在家好好陪伴母亲,不许再生其他事端!”

“二弟,听爹的话吧,安心在家,研究你的面也好,研究你的那个什么什么也罢,别惹其他事,我跟爹再去雪邦就是了。”张贤附和道。

“大哥,真不用麻烦你和爹了,这件事我能办。”张澈听出了张贤语气中带着一些嘲讽,也不生气,转头道,“你只需回答我几个问题就是了。”

“嗯?”张贤有些疑惑,“有何问题?你问就是。”

“好”,张澈此时似乎胸有成竹,“你这次出行前,从店里提了多少银两?”

“白银一万两。”张贤回答。

“好,那我再问你,其他物资又带了多少?”

“除了千年人参五颗再无他物。”

“那这一万两银子和人参做何用途?”张澈发问。

“二弟,你在怀疑我借办货之机私吞店里银钱吗?”张贤显得有些恼怒。

张之让听了张澈的问话,也皱起了眉头。此时厅中一片寂静,张之让手中的核桃磕碰之声就显得格外突出。虽不明白张澈所问为何,但感到张澈语气坚定,也不好打断。

“这个自然不是,大哥你多想了。”张澈当然知道自己哥哥的品性,自然也不会想张贤会私吞钱财,“这一万两剩余多少?”

“除了办理货物的本钱,自然都剩了回来!”张贤说道。

“那人参呢?”

“爹说人参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一路上并无用处。自然也是带了回来。”张贤回答道。

此时,张之让已被这二儿子搞得一头雾水,打断了俩人问答,“澈儿,你到底想表达什么?能不能直接说?”

张澈一笑,转头对张之让说道,“爹,让我去办这件事情吧,我保证把木材和董掌柜平安带回来,时间不能耽搁,您年岁大,大哥又刚到家,车马劳顿,我去最合适不过。今夜就出发!”

张澈这话说得一反常态,完全没了往日吊儿郎当嬉笑打闹的姿态,反而眼中露出一道坚毅,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张之让。

张之让看到了张澈的眼神,心头一震,手中核桃越转越快,他从未在这个二儿子的眼里看到过些许精光,这一刻倒是看了个痛快,也不知如何作答,见张澈语气坚定,又不像是在胡闹。转念一想:澈儿平日里虽无正经,但品性终究不坏,性格又较老大外向豪爽不少,想必这事交给他办也许未必失败。

“澈儿,你若去需要多少时日?”张之让道。

“七日便可。”张澈回答。

“二弟,安平到雪邦,配以良马快车,一个来回,也要六日,剩下一日能救人吗?”张贤发出质疑。

“大哥放心!”张澈胸有成竹。

“好了好了,我看就让澈儿去吧,也好历练一番。”张夫人见这爷仨说了半天,终于忍耐不住,“明月,你跟澈儿同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倘若实在不行,就在那些守城前装作董行妻子,哭上一嗓子,说不定那官兵心一软,人也就放了,至于木材,就不要了吧。”

明月在旁站立多时,听了张夫人的话,也不知如何作答。张澈倒是竖起了拇指,嘴一咧,露出了以往嬉皮笑脸的模样,“妈,妙计!”

“去吧去吧!路上看住这混小子,省得他一事不成,再生他事。”张之让听夫人也发了话,当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心一横,做出决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