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200(1 / 2)

  听说陈友谅对这位余将军欣赏的很,准备围城之后生擒劝降,这下可好,直接便宜了他们家朱大帅。

  杨宪威逼利诱的确有一手,他在安庆城里待了小半个月,说之以情晓之以理差点把嘴皮子给磨破,不知道是蒙古人统治下百姓的悲惨生活触动了他,还是汲汲营营黑暗无关的朝廷让他太失望,也有可能守城的这几年看透了地方世家大族和朝廷之间的勾结,总之就是,陈友谅没能劝动的文武双全的猛将让他给劝动了。

  安庆路兵不血刃落入朱大帅手中,此事一出震惊整个江南。

  但是最近老朱那边出现的古怪事情太多,大家伙儿震惊几天之后就震惊另一件事,震惊太多次之后看上去竟然都开始接受良好。

  形势变化如此迅速,海边的方国珍也坐不住了。

  不用等老朱的大军打过来,他先服软行了吧。

  大不了他两头通吃,一边哄着朱重八一边哄着朝廷。

  现在安庆落到朱重八手里,大都对江南地区彻底失去掌控,张士诚占据运河,他把持海运,南边的粮食运不到大都,北方的元军就没有军饷,再加上不管发生什么都铁了心的和朝廷死磕的刘福通,蒙古人想翻盘怕是得再出个成吉思汗。

  事情一件接一件,朱元璋都快忙疯了,势力扩张太快就会根基不稳,他手下的兵力本身就不多,一边招兵买马一边练兵,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个人来用。

  他自己忙的脚不沾地,同样也把手底下的人指使的脚不沾地,所有人都一个人分成八个人用,也就是说他手底下的能用之人就会变多,总之就是闭着眼睛往下安排活儿。

  幸好现在他手底下的人眼前都有颗名叫“从龙之功”的胡萝卜吊着,不然非得集体抗议不可。

  南方的形势朝着谁都想象不到的方向发展,北方写没闲着,一边感慨一边打,愣是打出了比“神仙”说的史上最狂野的北伐还要狂野的北伐。

  刘福通也不含糊,以小明王的名义继续给老朱升官加爵,这次直接封他为吴国公,整个江东甚至整个江南都归他管。

  前提是他有那个本事。

  朱元璋一直分心盯着北边的行事,北伐军打到高丽的消息传到耳中,他立刻派人从山东渡海过去支援,尽可能让那些强盗似的北伐军讲点道理。

  他们是替天行道,不是□□烧。

  朝廷还在苟延残喘,朱大帅暂时没有渡江北上的打算,张士诚被他打服了,方国珍明面上服软了,接下来最大的对手就是徐宋政权。

  啥也别说,继续打吧。

  一个韩宋一个徐宋,两边都打着大宋的旗号,一看就知道不能和平共处。

  他朱元璋奉的是龙凤正朔,乃是小明王亲封的吴国公,必须得和徐宋势不两立。

  至于图谋天下……总得等他拿下江南再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