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1 / 2)

  【另一波则是认为甘麻剌的后代才是正儿八经的继承人,不管是薛禅汗忽必烈属意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是蒙古旧俗幼子守灶制,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俩都没有继位的可能,因为他们兄弟俩的老爹答剌麻八剌行二,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他俩的爹都没有皇位继承权,他们兄弟俩就更不用说了。】

  【两波人互相看不顺眼,这也为之后的两都之战埋下了隐患。】

  【泰定帝在上都驾崩后,他八岁的儿子皇太子阿剌吉八在权臣倒剌沙的拥立下于上都称帝,是为天顺帝。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倒剌沙,留守大都的将领燕铁木儿趁机发动政变,拥立和世瓎的弟弟、武宗海山的二儿子图帖睦尔称帝,史称元文宗。】

  朱元璋幽幽叹气,“一个泰定帝,一个天顺帝,这爷俩真是……唉……”

  马秀英扶额,“你还有功夫心疼别人呢?”

  【泰定帝继位之后重用回回人掌握大权,同时大量排挤原本武宗仁宗两脉的官员和将领,人家当官当的好好的忽然被排挤自然会感到极度不满。泰定帝诛杀铁失等人是下手太狠,朝中的蒙古勋贵也害怕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于是都想找机会换个皇帝,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是权臣燕帖木儿。】

  【英宗被杀,仁宗一脉不能登基,武宗一脉的后人总可以。在燕帖木儿一行人看来,皇位本来就应该是武宗海山一系所有,只不过泰定帝父子利用政局变化窃取皇位,如今迎立武宗后人是物归原主】

  【他们的最佳选择应该是武宗海山的大儿子和世瓎,但是和世瓎这时候在察合台汗国避难,离大都上都都非常遥远,燕帖木儿这时候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是武宗的儿子,老大老二都可以。】

  【图帖睦尔是武宗海山的儿子,直接威胁到英宗统治的合法性,于是英宗继位后就把他贬到海南晒太阳去了。】

  【直到泰定帝继位,图帖睦尔才被接回中原,并被封为怀王,改居于建康,后来又迁到了江陵。】

  【先前也提到过一句,集庆府的名字就是这位改的,先封怀王是一重喜庆,后由怀王成为皇帝是二重喜庆,集庆寓意“汇集喜庆”,就是这么个意思。】

  【按理说泰定帝对图帖睦尔算是仁至义尽,不光把他从大老远的海岛接回中原,还给他封王赐领地,亲爹当皇帝大部分也就是这样了,更何况泰定帝只是他堂伯。】

  【但是吧,权力动人心,有当皇帝的机会图帖睦尔当然不会放过,皇帝堂伯驾崩,他和太子阿速吉八又没什么感情,这个皇帝不当白不当。】

  【有道是天无两日国无二主,元朝是两都巡幸制,现在上都一个朝廷大都一个朝廷,两边闹矛盾了底下人听谁的?让上都朝廷放弃中原富庶之地不可能,让大都朝廷放弃漠北老家更不可能。】

  【双方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统,又都有完整的朝廷班子和大量军队。讲道理讲不通,那就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吧。于是乎,元朝立国以来的第一次内战正式爆发,史称“两都之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