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131(1 / 2)

  抬头见众人还巴巴瞧着,他干瘦的脸上挂了几分笑:“放心,大家耐心等等吧。就是这阵子了,将军肯定会推广这法子。到时候大家伙儿每个都知道,我也会帮忙。”

  村长一喜,问:“是等那边列出章程?”

  “自然,我们这几个农人还要去将军府一趟。反正你们就等着将军府的消息吧。”

  实践有了,接下来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杜属善这心里啊,一片舒畅。

  好日子就要来了。

  但他等得,可一心想种好地的其他人等不得。人群里有小声提议:“要不干脆去将军府等?”

  “反正现在也而不忙了,我跟你一起去。”

  “对,咱们现在就去看看。反正现在地里没什么事儿。”

  这一合计,不只是野树弯村,但凡是听说了将军府要出种地法子的事儿的人,纷纷等不及地涌入斜沙城。

  此时,孙文卿跟在孙有余身边,父子俩看顾着拉羊粪的车走了大半天到了斜沙城。

  这一路上两人都沉默着。

  孙有余是又着急又担心,好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眼看就要出头了,怎么说不读就不读了。

  而孙文卿则是本来话就不多,现在等着他爹做决定。

  这会儿两人进了城,人群裹挟着热闹涌来,将父子俩无声的僵持打破。

  孙有余在前面拉着车,转头见儿子脸上挂着的汗,又因为用力,脖子上的青筋鼓起。

  自家这个儿子,从小主意就大。

  他心生触动,头脑一热,干脆想着就这么罢了。

  可冲动的话到嘴边,他忍了又忍,只勉强退了一步。

  他妥协道:“文卿,爹不强求你再去府城,但是县学你依旧得去。”

  孙文卿知道自己爹将科举这条路看得有多重,也明白这是他难得的退步。

  这要求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孙文卿低低地应了一声:“好,我去县学。”

  听见这话,孙有余舒了一口气。只要自己的儿子不犯倔,这事儿就有商量的余地。

  不去府城就不去吧,待在县学好生学,以文卿的才学定是也能出头的。

  孙文卿做事儿有自己的考量。

  他不想父子俩在自己这件事儿上过多纠结,见人群跟着他们一个方向涌来,便问:“今日不是大集,为何这么多人?”

  孙有余一瞧就明了:“是去将军府的,大将军前些时候组织了一批有经验的农人学种地。如今这庄稼收上来了,听说那法子颇有成效。所以这是来等将军府说那法子的。”

  又是将军府。孙文卿眸光闪动。

  斜沙城与燕家军的关系素来很好。燕家自然不像他在府城所见所听的那些人。

  跟着将军,他相信不会比自己去考科举差的。

  “老孙,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