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50(2 / 2)

  *

  一直到晌午,周思游看着影棚与教堂里人员来来往往,却始终没有见到钟情。

  只瞧见教堂内,几位摄像与道具组的成员布置场景,用推车运输泡沫箱。

  “在做什么?”周思游拉住她们摄像的组长,“在运什么呀?”

  “道具组做的冰晶、雪籽,”组长丁烨笑嘻嘻答,“从教堂的圆顶洒下,由玻璃花窗反射光亮,贴合一下小钟导高端的光影审美。”

  “我猜她想呈现的,应该是罗马万神殿落雨时候的斑斓景色。”边说着,她瞥了眼教堂外天光,感慨,“今天光线好极了,一定顺利成像。”

  周思游自然而然地追问:“钟情人呢?她要求那么高,居然不亲自来看看吗?”

  “哎呀,”丁烨笑说,“小钟导信赖我嘛。周老师,你也别担心,我从法国就跟着钟情老师啦,对她的要求还是比较明白的。导演之所以是导演,而不是摄像师呢,就是因为她更注重统筹的能力,去指挥各个小组作业,而不是亲自拍摄……”

  周思游似懂非懂“哦”了声。

  丁烨想了想,又说:“不过,说真话,周老师,我偶尔觉得……有一个地方确实很奇怪。就像你说的,钟情老师明明对分镜的要求极高,片场上的事情也总亲历亲为,但这次进组之后,她好像,确实很少掌镜。”她抬眼看向周思游,“周老师,你看过钟情老师之前那个《巴洛克圆桌》吗?”

  周思游点头:“看过。”

  “那是一个概念短片,”丁烨说,“我曾好奇问她,为什么选择拍摄一部晦涩的无人像电影?她回答了我很多,但我最不理解的一句话是,她说,‘我无法拍摄人像’。”

  “《无色彩虹》大概算一个群像电影,进组后也多是人像方面的拍摄。钟情老师总是坐在监视器后,拿着对讲器指挥。相比于巴洛克——钟情老师连摄像定轨、运轨都亲历亲为的巴洛克,在彩虹里,她对摄像的关注,好像真的印证了那句‘无法拍摄人像’。”

  周思游皱起眉:“什么叫无法拍摄人像?”

  身边已经有摄像组员在催促丁烨开工。

  丁烨于是向周思游吐了吐舌头,嬉笑道:“不懂啦。反正她是导演,能有详细分镜、能指导咱们摄像的就好了,是不是亲自上手无所谓啦……”

  丁烨挥挥手离开,周思游坐在教堂长椅。

  无法拍摄人像?

  周思游瞥向人群里,被设定轨道的摄像机。

  怎么会呢……

  周思游分明记得,十七岁的钟情,真的很喜欢拍照啊。

  ——不论是人像,远景,动或静,钟情举着小相机,躺在草地或操场,好像每调整一个相机上的数值,都让她发现新大陆。

  周思游很少看见那样的钟情。

  记忆里,钟情的眼底总有一种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冷静与冷漠。相比于还在人生分水岭不断犹疑的同学们,钟情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又或者通过优秀的成绩可以获得什么——学历或更好的平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