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哈哈笑,羞了娇儿郎。87(1 / 2)

“母妃,我,我想休息一下,可否?”闵生小声嘟哝,疲倦不堪地支着蔚蓝封面,鸾翔凤翥的白色隶书字体《大学》遮住半边脸,露出灰溜溜,渴望的双目。

满脑全是《大学》里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杂糅体。

“这怎么可行!得看完书的内容方可稍作休息!母妃不是常教导你,人要严于己律,宽于待人嘛!如果连简简单单的自律都做不到,往后还怎么指望你去待人,教人啊!只怕三言两语就留下个被人活活耻笑名声!”钟贵人雷厉风行道。

钟贵人一直坚持一个理念,血可流,发可乱,唯独书本不可断,书本是心灯之烛,灭了,就难点了。

“……可是……自辰时到将近申时,期间已然不低于五时,孩儿都已学了这般长久,肢体都快麻木了,脑中也是一片浑浊,知之与不知之,如麻线般混杂,剪不断,理还乱,着实是难以理解啊。”闵生喋喋不休的动着嘴道,切切实实的思绪混乱,不知其所以然,愈看愈是糊涂,理不清其中的道理。

“闵生,听母妃说,母妃不是不通人情,只是生在帝王家,万事万物都得通识一二,琴棋书画也应该不在话下,母妃虽不期望你在众皇子中出类拔萃,卓尔独行,但也不希望你就此浑浑噩噩的过其一生,受世人嘲弄啊,母妃希望你懂得,无论何时何地,书本里的知识在你长大以后,都会发挥其不同凡响的作用,你现在不知没有关系,待你渐渐明理后,自会明白书中所教授的道理,哪怕是作个小生,母妃也不枉此生,切勿成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可悲,知道吗!”钟贵人摸着闵生的头,悉心告诫道。

她非书香世家,才学疏浅,仅凭借一点姿态,得以在后宫立足,也常成为后宫嫔妃茶余饭后取笑的谈资,她不希冀闵生步她后尘,被人耻了笑。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母亲所教诲,孩儿必当谨记于心。”闵生自知在做无用功,直拗不过,怏怏不乐的埋头苦读,虽想专心致志,可字字入眸,脑中仍是七荤八素。

“皇上驾到——”

一个尖声悠悠飘进,不绝于耳,皇上穿着金丝龙袍,不可一世的踏进映月宫,紧随其后的是唤声的沈公公,几分和善显然于形。

“妾身参见皇上,皇上贵安。”钟贵人一闻,龙尊降至,便离了闵生,早早立于门前作礼,相迓国主。

“嘿嘿!父皇!”闵生喜形于色,即刻放置手中书卷,从案几上蹭一下起来,马不停蹄的跑到国君跟前,抱住他的下襟的大腿。

皇上被闵生突如其来的热情一抱,都有些不知所措,笑着摸闵生头,关切的询问道:“闵生,怎么还是那么活跃,有没有乖乖听你母妃的话啊!”

“嗯嗯嗯嗯嗯嗯,有,父母所教,受益匪浅,岂有不听之理。”闵生喜上眉梢的仰头盯着皇上,久久依在皇上身旁,与皇上随其走动。

“嗯?在看书?是《大学》啊?这样?会背了吗?这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治国良策啊!”皇上点头称赞道。

虽说内容对七岁小孩,过于冗长繁杂,但也是屈指可数的文书宝物,耳濡目染,也是受益匪浅。

闵生一个机灵,骨碌碌的转动着眼睛,嘻嘻笑道:“我背与父皇听第一章,父皇若是觉得称心如意,可以放我出去吗?”

皇上瞥了一眼钟贵人,想闵生又被管控不得外出,见钟贵人长身而立不语,便慢慢坐下,雅致勃勃道:“你且背来与朕听听,看看到底能不能称朕的心意!”

闵生清了清嗓子,朗朗上口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闵生一毕,伸手挠着小脸等皇上回应,皇上当即拊掌一笑,思忖皇儿中可是少见的,于是畅怀道:“好,好,好,嗯,不错,不错,停顿有寸,抑扬有别,深得朕心!”

“真的嘛!太好了!那么孩儿可以……”闵生欣喜雀跃,眼睛期待已久的望向门外,激动不已的问道。

皇上听得心悦,无所顾忌的哈哈笑道:“一言九鼎,怎有撤回之理,去玩吧。”

“啊,多谢父皇。”闵生握着小手,兴奋不已的跳了起来。

“闵生!皇上面前!不得无礼!”钟贵人见闵生完全忘记应有的礼节,实属大不敬,处处危险,因而呵斥道。

“母妃所言的是,方才是孩儿失礼了,孩儿这就退下!”闵生收敛作告,中规中矩的退了出去,随后便抛之脑后。

“孩子不能压得太严,朕儿时心中也难免有贪恋,这也是人之常情,爱妃也不必于斯。”皇上望向闵生去的方向,溺爱的笑道。

孩子的天性,不可随意抹杀,即使是为孩子好,也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钟贵人却持否认态度,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凡大事小事都需得亲力亲为。

后宫又是佳丽无数,公主,皇子众多,根本无法空出闲情来管教闵生,那么子不教,应当是母之过,采用迂回战术道:“皇上虽所言极是,但也不能过于放纵,否则恶疾难除终害己。”

皇上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思想虽说是对的,但也不能过于死板迂腐,朕就挺喜欢生儿那个性格,豪放不羁,无所顾忌,过多的担忧只会让人早早白了发,你瞧瞧朕,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钟贵妃打断皇上,抢着回答道:“皇上怎会老,在臣妾心中,皇上一直都是当年那个持刀征战四方沙场的卫国第一个公子闵君,无人能及。”

皇上年芳二九,便可独当一面,立下赫赫战功,军中威严响彻云霄,尤其是在征战讨伐蓝伽国,更是一举成名,民间常言道:卫国第一公子谓谁?文武双全,闵君是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