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削藩策》!(一)求收藏!求推荐!41(2 / 2)

“晁错,说吧!”刘启一看晁错出来,马上就问到什么事情,

“陛下,臣上疏《削藩策》!”晁错言,

削藩策?晁错这是?还是说皇上真的要削藩了?群臣的内心无不惶恐,看来真的到了这一步,

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刘启在看完最终版的《削藩策》后,右手握了握拳站起来道:“如今大汉无为而治多年,也该整肃整肃了!”

除了晁错以外的大臣,无不惊讶皇上的决定,真的来了,就连皇上一旁的中常令春陀都为之动容,也感到了皇上削藩的决心,

陶青这个时候又不得不站出来,“皇上,这削藩又该从哪里开始?”,

他的想法也代表了大部分的官员,这削藩是把全天下的藩王都削了还是抓几个特殊的削呢?削的话削多少合适呢?这都是问题,

“晁错!你来说说!”刘启直接点名晁错,让他来解释,

“诺,那就让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削藩策》!”晁错转过身站在群臣面前,手拿另一份《削藩策》以及相关资料道:

“我大汉如今开国尚未到五十年,诸藩林立,权比中央,本为皇室宗亲,如今却蔑视王法,肆意妄为,置中央于何地?

吴王刘濞,身为藩王却假借生病不便朝见,这是有什么想法吗?楚王刘戊,薄太后去世之时举国服丧,却在服丧期间饮酒作乐,聚娼弄淫,这不是知法犯法吗?像这样犯法的藩王比比皆是,若是听之任之,中央怎么管理?大汉如何昌盛?”

晁错罗列了几个藩王的罪状,让人眉头一皱,

也没听说诸藩王有什么想法啊?大汉好不容易有好日子过,最希望安定的不就是这些皇室宗亲吗?一旦乱了起来,那不得打仗?打仗对谁有好处啊?

这晁错说的那几个罪证,很多人都心知肚明,都是借口,

“晁大人!不知打算如何实施,或是惩罚犯法的藩王?”陶青当仁不让的出来理论,同为三公之一,该上还得上。

“陶大人?藩王犯法自然也得按律法执行,尤其是蔑视王法乃至居心叵测之人,其罪当诛!”开弓没有回头箭,晁错直接干到底,他最大的靠山乃是皇上。

“晁大人,按你这么说的话,反正是个死,那你不怕诸藩联合反叛吗?”听到晁错的处理意见,陶青脸色很难看,这头一开了,那死的肯定不止几个藩王,而且诸王反叛的可能会非常之大,

“陶大人!藩王问题在大汉建立之初就已存在,高皇帝建国之初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还不是因为藩王势大,威胁朝廷?

先帝之时,贾谊曾提《论治安策》,其内要点有三:流民、削藩、匈奴,乃是我大汉现阶段重要问题,

如今大汉休养生息多年,百姓富足,朝廷也有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流民的管理中,流民之治于如今已是初步解决,离根治也是不远了,

而削藩乃是大汉如今变得强大以完成第三点驱逐匈奴的前提所在,先帝有言,攘夷必先安内,不能整合诸藩王,削弱藩王的实力,那我们就不可能达到驱逐匈奴的目的!

如果诸王反,那么是他迟早要反,而不是他不想反,只是他们在囤积实力罢了!”

晁错引用贾谊《论治安策》的三大要点,以此反驳陶青,

贾谊乃是文帝时期的臣子,当时献策于文帝,文帝觉得还不是时候,且中央没有那个实力与诸藩王抗衡,所以搁置了,贾谊每次来和文帝聊削藩时,文帝都只是顾左右而言他,还聊起了鬼神之道。

看见晁错在那里说诸王反叛之事,负责皇室事务的宗正出来与其对峙,“晁大人,依你之言,藩王犯得那些事情都得杀头,如果反叛还都是早存此心,那么请问晁大人是否有藩王造反的证据?”

宗正掌皇族事务,要是藩王有问题,他不也得跟着下马,而且根据他的观察,诸藩王确实没有什么动作表明有造反的意向,这削藩策一下怕是逼着人家不得不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