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削藩策》!(二)求收藏!求推荐!42(1 / 2)

--

宗正的一番话让刘启有些意动,如果朝廷把藩王逼得太急了,确实不好,大汉安定了才多少年,他也不想打破这种平衡,

晁错听到其他大臣的意见顿时心中一喜,他钻研削藩多年,可以说比很多人都更清楚削藩的后果,自己先提议治藩王死罪,以此让诸藩王不安,但处不处死肯定不是自己说了算,圣旨不下就没有定调,

那么有心搞事情的藩王肯定会有动作,而怕死的小藩王肯定会为了活命而倒向朝廷,到时候还不是任皇宰割?

“皇上,诸藩王犯法证据确凿,请下诏捉拿!”晁错面向皇上,态度坚决,

“请皇上三思!”群臣连忙共言,

削藩之举岂容晁错一人臆断,请皇上明察,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呼————!

刘启深吸了一口气,“退朝!”

宣室!

“晁错,你说这些藩王会反吗?”刘启看着晁错道,

退朝后刘启又把晁错单独留了下来,这削藩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这事情要传到太后那,指不定又要被说,皇帝不好当啊!

晁错想了想缓缓道:“陛下,今日不反,不代表明日不反,藩王不反,不代表他们的子嗣不想反。”

“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到诸藩王,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啊!”刘启叹气道,

“陛下,开弓没有回头箭啊,藩王造反没有那么容易,我们就等着他们自乱阵脚,再宣告免其死罪就是,如此就可一一收回各藩国所属郡县,削弱了藩国的权限就可以更顺利的进行后续的削藩政策!”看见刘启有些泄气,晁错连忙灌输现阶段削藩的成果,免得半途而废,

“下一步应该如何处理会好一点?”不再去想藩王反不反的问题,刘启询问晁错后续的行动,

看见刘启不再纠结前面的问题,晁错暗喜,“陛下,臣以为需待藩王都接收到朝廷的消息,但又没有确切的旨意下达,只需等待一段时间后,皇上再拟旨削去诸藩封地......”

晁错将后续步骤都给刘启讲清楚,刘启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吴国!

藩国就相当于一个小国,不同之处有藩王会受到中央的影响、需要缴纳部分税收给中央,部分官员中央委派、还有正常服徭役等,其他地方基本和中央机构没什么区别,

削藩的风吹了许久,藩王们也是不安了许久,在中央朝会传出要颁布《削藩策》的消息后,吴王就叫上自己的亲信商量怎么办?

当今吴王是高皇帝二哥刘仲的儿子,高皇帝登基时封他为沛侯,淮南王英布造反时,刘濞以骑将的身份跟着高皇帝前去平叛,平定英布后,高皇帝认为吴郡接壤东越等国,需选取一年轻有为的藩王镇守边疆,于是封刘濞为吴王,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都于广陵。

刘濞的辈分比刘启还要高一辈,先帝时期,吴王太子刘贤入朝与当时的太子刘启下棋,因刘贤在棋桌上对刘启不恭,刘启拿起棋盘砸向刘贤的头颅,刘贤当场死亡,这件事导致刘濞和中央关系不再如以前,

如今刘启为皇帝,刘濞更不想和他有什么关系,顶多派人去长安走一走,查探一些消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