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咸阳东施壮士(1 / 2)

王贲打量着蒙彰,目中微露诧异。

“倘若那将领,并未考虑到这些呢?”王贲冷着脸看向蒙彰。

蒙彰心中一紧。

他娘的,这问题一环套一环的,搁这给我挖坑?

不过,王贲问的这个问题,倒是确实有可能发生。

他沉思须臾,小心翼翼地回道:“那就....劝谏那将领!”

谁知,王贲骤然拍着案几大喝道:“大胆!汝以为自己是何人,竟敢僭越,记住汝之身份!”

蒙彰懵了。

“姑且念在你是初犯,吾就不与汝计较,再有下次,必当严惩。”王贲面露严厉之色。

蒙彰沉默了。

他有些想草率了,这是古代。

是自己还不够谨慎。

以下犯上,是一把无形的斩首刀,因此被斩首的人,翻遍史书,不计其数。

而他犯了这个思想错误,这以下犯上的思想,以后绝不能再有。

因为这是在古代!

他心中很感激这个王贲能提醒他,这样想来,这人能处。

见蒙彰一声不吭,王贲神情一缓,眼神虚眯:“汝可别以为吾是在恐吓汝,若是在他人面前,汝的命早就没了。”

蒙彰点头。

“蒙彰,吾问汝,汝可知商君?”王贲忽地问道。

蒙彰:“略知一二。”

“《商君书.境内篇》言‘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汝如今是公士爵,这赏赐可在颍川郡、南阳郡挑选,吾问汝,汝想在何处挑选?”

《商君书.境内篇》说:赏赐爵位一级,增加田地一顷,增加住宅九亩。

蒙彰没有丝毫犹豫,“南阳郡。”

王贲点头:“此事,吾会让人给汝办好的。”

蒙彰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这王贲怎么回事?

不是要考察他吗?怎么还关心起他的爵位赏赐来了?

王贲觑了一眼蒙彰:“依汝之见,作为伍长,何为重?”

蒙彰脑门子瞬间宕机,大脑一片空白。

回神后,他思索须臾,并谨慎地开口说:“吾以为,作为伍长,上有令,下必行,此乃重中之重。”

王贲深深地看了一眼蒙彰,只见他随手拿起案几上由大篆书写的一个木牌,念道:“蒙彰,咸阳王审里人,为人黑皙色,隋面,长七尺五寸,多发,恶须,年至今卅岁,行到端,毋它瑕疵。衣络袍一,络单胡衣一,在所王审里。”

秦朝统一前字体采用的是大篆,秦朝统一后,为巩固其统治,推行‘书同文’,即小篆。

隋面,即椭圆面型;黑皙色,即比较干净的黑色;恶须,即胡须茂盛;卅:三十;行到端,即行为端正;衣络袍一,络单胡衣一,即衣服络袍一件,络单胡衣一件;在所王审里,即住所在王审里。

蒙彰一惊,看向王贲手中的木牌。

他这才回想起秦国的身份证——'验'。

而据他所知,在秦国,百姓平日里必须要好好种地,想要出远门了,不仅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有里正等官员开的证明,即‘传’。

在秦国,没有‘验’和‘传’是不能投宿住店的,若是主人收留了这样的人,就会被罚款,甚至被革职。

此外,若是一个人没有携带‘验’和‘传’过关,那么连带所经过关卡的县吏都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蒙彰,新郑一战,许多人身上的‘验’都已丢失,汝亦是如此,这‘验’,是吾回到咸阳,让人给汝办的,记得收好。”王贲叮嘱蒙彰道。

蒙彰上前,接过这‘验’,打量了一眼上面的文字,怔在了原地。

这字,他不认识。

但他认得这字体是大篆。

他保持着面色平静,迅速地将这‘验’放在胸口处贴身放着。

他准备等考察完后,就去找王戟,让他教自己识字。

“等等,这‘传’,亦是吾让人给汝办的,汝一并拿去。”王贲指着手中的另一个木牌看向蒙彰。

蒙彰再次接过‘传’,这次,他没有看那上面的字。

“多谢王裨将!”蒙彰目露真诚,单膝跪地道。

王贲右手抬起,作出虚扶的动作,“汝起身回话。吾另有话问汝。”

蒙彰闻言,头大如牛。

又要继续……面试了?

真像以前考公面试的感觉。

紧张,瞬间占据了蒙彰情绪的高地。

“吾问汝,大秦何以能灭韩?”

蒙彰眨了眨眼,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那……王裨将,这个问题,是我这种身份能回答的吗?”蒙彰眼巴巴地望着王贲。

王贲直接气笑了,猛地拍在了案上,“怎的?刚刚让汝注意身份?汝就是这么现学现用的?”

王贲似乎犹不解气,起身来到蒙彰面前。

蒙彰顿时心惊肉跳,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王贲眯着眼望着蒙彰:“蒙彰,吾听王戟说,汝至今也没成家......”

这个王戟,咋什么都往外说?

口风也太松了!

蒙彰抬头,望着王贲的微笑,总感觉这笑,有种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感觉。

还有,王贲那眼睛眯得这么小,让他想起了涂山容容那种算计人的时候。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