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莫非是秦国政审?(1 / 2)

王戟将熟睡的蒙彰唤醒。

蒙彰睁眼,看向王戟,目露疑惑。

“王百将刚回来了,做好准备,我猜测应该就要集合,马上要出发了!”

蒙彰听此话,睡意顿时全无。

直到此时,蒙彰才问王戟道:“王戟,这个王百将叫什么?”

王戟一怔,猛地拍了拍额头,“我可真是糊涂,差点忘了将这个事情给你说了。”

“这王百将,名字,我记得叫做王贲。”

“他是王翦大将军的儿子。”

王翦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善于用兵,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王翦急流勇退,史书上鼎鼎有名。

王贲,他的军事才能,同样卓越。

蒙彰想着这些,心中已然是惊讶不已。

若是紧跟在王贲身后,只要不死,多立下战功,他必然能够爬得很高。

这王贲是个很粗的大腿,他可以抱一抱。

只是,前提是自己不死。

战场上刀剑无眼,妥妥的绞肉机,想要保证不死,还得多加努力,争取早日摆脱冲锋陷阵的秦卒这一身份。

“蒙彰,你在想什么,竟想得这么入神?”

“莫非你在想哪家心仪的女子?”

蒙彰回过神,望着王戟,正要回答时。

忽然。

外边传来的“咚咚咚!”擂鼓声,王戟急忙道:“蒙彰,快点,晚了的话,要受到惩罚的!”

蒙彰连忙紧跟其后,匆忙往帐篷外面跑去。

没过一会儿。

所有人都集合了。

王贲扫了一眼众人,看着剩下的不到百人,几乎人人带伤,他的心中有些感伤。

“此次,尔等击退敌人,吾已为汝等请功,每人爵升一级。”

众人闻言,心中大喜。

蒙彰则是心想,他和王戟的爵位同为公士了。

军功爵,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根据史书记载,秦的爵制是:

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亦称少良造),十六级为大上造(亦称大良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

“谢王百将!”众人纷纷单膝跪地行礼,蒙彰亦是如此。

王贲望着眼前这些人,经过一场大战后,这些能存活下来的人,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心中在想,这些人,以后将成为他立下更多军功的助力。

有了这些人,在三川郡招新兵的主要基层军官,应该差不多够了。

“过了内史郡,到了三川郡,在三川郡,吾会招兵三万,招满后,吾会领着汝等前往颍川郡平乱练兵。”

“因吾立功较多,大王已经擢升吾为裨将,裨将之下,吾都能授予,然后吾再写文书上报于大王。”

“从内史郡到三川郡,这一路上,吾会一一考察汝等近百人,若有才能者,吾会量才,一一提拔汝等官职。或为二五百主,或为五百主,或为百将,或为屯长,或为什长,或为伍长。”

“汝等可都明白?”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高声道:“多谢王裨将!”

王贲见此,肃然道:“出发!”

王贲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蒙彰等人。

队伍排成两列,每列约五十人,徐徐前行。

至于那些援军,究竟去哪里了,蒙彰并不知晓。

他只知道,眼下的机会难得。

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

既然裨将以下都有可能,那么,他就要努力争一争。

若是等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后,那时候,想要再有这样的机会,绝无可能。

只是,他不知道这王贲会如何考察他们?

难道考察武艺?

蒙彰心中有些担忧。

到了夜里,就地扎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