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2 / 2)

都说最无忧的时光,是少年时.然而对于他辛承业来说,却并非如此

刚被带到这里时,他便常听师傅悠长的叹息。虽然感受不到“大魏旧臣”这顶帽子有多沉重,但当师傅充满期许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时.辛承业便知晓了他的路.定会循着师傅的希冀,一步步向前,无论前方荆棘密布,抑或是草长莺飞,他都得走下去,不能停,也不愿意停

大魏王朝祥符七年

在辽国蛮子大举南下,肆意屠戮汉人。在没死的男人沦为工具,女人,孩童沦为“两脚羊”这一事实下.此时,有骨气的文人似乎都应该沉河投缳,仿若只有如此,方才不辜负忠君报国的天命。

是啊,如若得万世敬仰,生命又算什么。

在庙堂上诸公决议丢下数百万百姓南迁时,霍赞情知无可挽回,便以断后为由领了三十万魏武卒的兵权,占据陵,梁,幽,永四州之地,接纳逃亡百姓。

祥符八年十月初八

三十万魏武卒在幽州莒北城下于辽军殊死一战,双方死伤惨重,在向南朝求援无果后,霍赞准备以死明志之即,江湖上,能人异士和几大门派纷纷来援.那一战打掉了十数万魏武卒,也打掉了半座江湖。莒北城墙被染成了红色。

以此为代价,也只换来了辽国皇帝的一纸书信,只要江北这四州之地不归复南魏,辽军便不再往南一步。在霍赞的点头同意下,最终保下了江北这块孤悬在外的汉人土地。同时也背负起了南魏朝堂诸公口中贰臣贼子的骂名。

祥符九年,霍赞在扶持了大战中出力最多的梁州豪族姚家建立新朝大秦后便带着三位徒弟销声匿迹。

此时年过六十的霍赞,见惯了人世浮沉,这般道理他自然懂得,这荒凉世间给予他的一星半点儿的苦难,他还承受得起.而他苟且于异族之地.也并没有指望世人的理解.但是没想到的是那些南下的朝堂旧友也视其为虎豹豺狼.虽如此,他仍不改其愿.虽然已至暮年.但他笃定终有一日,汉人会有北归的一天

而此信心源于三十万悍不畏死的魏武卒以及辛承业这颗还未落子的无理手。

在时光的罅隙中,在一众人的教诲中,辛承业在阳光下迅速拔节,他也渐渐的知晓了人世冷暖,白昼与黑夜交替,让他的生命也有了节奏,缓缓的通向岁月最为幽深的地方

或许,破碎,也是一种完整.因为伤过,哭过,绝望过,经历过别人无法理解也无法感知的的痛楚,苦难只属于自己,所以连时间也无法泯灭.辛承业九岁时南魏当年唯一一位主张驰援北方的百战名将韩仓被南魏那帮腐儒构陷而死,或许是因为师傅当时的愤慨破口大骂.以及同门营造出的悲愤也让他心中的某一根弦为之一颤.命运多舛,人在生死面前常常无能为力,不管这个少年是否背的动接二连三的离散.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