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乡试之前(3/3)42(2 / 2)

“公子,这梁芳不仅是权宦,纵容家属欺男霸女,而且与我有仇,严州府这次您狠狠的羞辱了梁芳,简直大快人心”,程半仙很是解气的饮尽杯中茶水。

“公子,可知我这眼睛是如何瞎的吗”?程半仙指着自己的眼睛。

“这个我确实不知”,曾平回到。

“实不相瞒,我也是秀才出身,应天府人士,当年也是年少参加应天府乡试,但是因为一青楼女子与梁芳兄弟梁德结怨,当时梁德是锦衣卫,路过应天府,我被其羞打致残,而且被其告了一状,罪名是当科士子为青楼女子争风吃醋,败坏应天府学子名声,导致我再也无法参加考试”,程半仙并没有说其中的细节,但是在明朝甚至是唐宋等朝代,科举考试是读书人实现抱负理想的唯一途径。

士农工商,以士为第一要务,程半仙被梁芳和梁德兄弟两人堵住了科考之路也就是断了读书为官的仕途之路,与杀人父母一样有不共戴天之仇。

“原来如此”,曾平也不再细问这些事情,毕竟人家不愿意说,自己也不好问。“这梁芳梁德着实可恶”!

“这次严州府梁芳被辱,定然也会与公子不利,不知道公子有何对策,如果我能帮助你,肯定是尽力助你一臂之力”?程半仙问到。

“程先生,我请您来正有此意”曾平很是诚实的回答,“严州府这件事传扬甚广,不知道程先生是否可以将其编排成演义故事,在杭州府的茶馆到处传说,只要是能够传扬开来,这梁芳定然会有顾忌不敢为难我等”。

“这个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使用的人名我要做隐化,当然,不仅这件事,还有其他几件事我可以一并编排成故事演义,定要世人知晓这些太监和其家人的可恶嘴脸”,程半仙很是愤恨的说。

“程先生虽然人在江湖,但是如果能有一些言论影响到当朝庙堂也是善莫大焉,只要是将梁芳掀翻,您未必不能参加科举”,曾平向程半仙许诺。

“曾公子,老朽已然无心于科举,游历多地之后,才发现民生艰苦,非当一官一吏所能改变,需从根本上来进行体制的刮骨疗毒,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心力,老朽已然无此心力”,程半仙说这些的时候声音也很是沧桑。

“唯愿曾公子未来能一路平顺,如果真正能够进入庙堂影响到当世君主,对于现下的时弊能有所改革,那就是善莫大焉”,程半仙认真的说。

“如我能平顺通过会试,定再向先生请教关于时弊之事”,曾平也是很认真的向程半仙拱手。

“乡试之前,我定会沿途宣扬梁芳和梁德的事情,尤其是严州府这件事,让其不敢在乡试中为难你”,程半仙笃定的说。

“如此就多谢先生了”,曾平起身向程半仙行礼致谢。同时,曾平递给程半仙一百两银票,并让许坪山送上两瓶五加皮酒,并向程半仙说以后这酒如果可以入先生之口就无限量供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