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鸿大开场35(1 / 2)

京城买四合院和沪上买老洋房是两个概念。京城三千多年的历史,周天子的时候就存在这座城市了。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数不胜数,四合院民宅够得上的是真不多。够规格,有传承,允许买卖的就更少了。

但是未来为什么有那么多四合院在流通呢?比沪上的老洋房还多。动乱、战争等时期各方人士多少还是顾及京城这座历史古城,被八大流氓洗劫比较厉害的地方大都在城外。沪上就不是了,淞沪战役为了迎头痛击倭寇,彻底打消敌人的嚣张气焰,几个月的大规模作战,让敌人的狂言妄语啪啪打脸,基本上除了租界打得没什么完整地方了。

当然也确实是京城够大,发展时间够长,房子够多。但是大部分流通的四合院都是在原来民房的基础上新建的,不是那种历史传承过来的。很多讲究人压根也不觉得几间大瓦房围起来就能叫四合院了。

形制好、规格高的四合院大部分都在景区旁边,紫禁城周边、王府井、后海、什刹海、南锣鼓巷、雍和宫,人流量大的说句人山人海也不为过。即使不考虑人流量的问题,周边也是居民密度极高的住宅区。胡同狭窄到周边居民停车技术无人能敌。

正儿八经有传承的四合院,十有八九是人家祖宅,说不定宗族的祠堂就在里面供着呢。卖祖宅,拆祠堂,这话听着都不孝。很多房子都承载着姓氏,有历史的,像乔家大院、史家胡同之类的,谁也不想未来一个土老板顶着自家的门面出去满大街招摇。

前任房主还会给自家房子挑一个合适的主人,不是谁想买他就卖。凡事都有例外,这样一个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说不定就有豪得不能再豪的人,用一个无法拒绝的‘代价’来占有房屋。

作为长期混迹沪上未来还想声色犬马的张遮,最好还是离京师这个首善之地远一点比较好。这当然不是畏惧世界第四大情报机构,朝阳群众,毕竟咱也是个守法公民。但就像法外狂徒张三所说,法律只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标榜遵纪守法的人有可能是个人渣。现在咱就对四合院敬谢不敏了,未来有机会再说。

京城未来很多的知名豪宅,颐和、东山、万柳、缦合啥的影都看不见呢,买就不着急买了。先租着住住,谁家好人儿临时落脚还买套房啊?

……

90年代坊间还流传了一句话,在京城上空扔块板砖砸倒十个人,其中就有一个厅局,两三个县处,剩下的全是乡科级!现实情况没那么夸张。但是谁家有个朋友、哪家有个亲戚是什么司、什么署、什么委员会的实权人物,这种事还是挺多的。

千禧年之前,京城的土地还是协议出让的天下,凭的是关系和手腕儿。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出来混要有背景、要有实力,能打(有钱)有个屁用。

返回